|
|
|
|
|
|
|
|
|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您的位置: 首页/创先争优/ 活动简报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十九期

发布时间:2011-04-01

“创先争优”重在“改革创新”
北语营造创新意识与人文精神同行的校园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改革创新也是中国高校发展的强大动力。2006年党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时刻秉承改革创新的理念。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创新意识。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语言文化学科为主的大学,我们努力营造了创新意识与人文精神同行的校园文化;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的复合型人才;让党务工作既充满人文关怀,又时刻体现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并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一、创新开展创先争优 让创新意识与人文精神同行
创新意识不仅仅局限于理工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要想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任务,也亟需创新的思维与创新精神。
人文学院近期开展了学生党员“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活动,院党委鼓励党员在承诺中既要紧密围绕成长成才、文明守纪等学生本职,又要强化创新、丰富形式。并要求学生党员要在日常课程学习、学术研究中带头发扬创新精神,起到榜样作用。
研究生部直属党支部引导研究生党员在日常学习研究中要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争做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优秀研究生,以模范形象带动广大同学共同进步。
国际商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既向学生传授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又注重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学校正在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很多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海外留学经历,指出我国传统人文社会学科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比如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不能做到勇于怀疑、敢于质疑。青年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介绍了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去思考的经验与方法;并希望学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能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
信息科学学院作为我校唯一的理工科学院,多年来发扬语言信息处理的专业特色,服务学校的中心工作。一位信科院的年轻老师在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中提出,在国家汉语国际教育中,我校除了“出理论、出模式、出标准、出教材、出人才”外,是否还能实现“出技术”,在汉语教学技术创新方面走在前列。让通过汉语国际教育“走出去”的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中国人的创新精神。
二、鼓励经管、文史类学生接触现代科技最前沿,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近日,国际商学院本科生基层党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走近科技”党日活动,集体参观了中国科学技术馆。学生党员们通过亲手操作,触摸科学技术的美妙与神奇。此前,人文学院也曾组织教师学生参观科技馆。
让经管、文史类学生接触现代科学技术的最前沿,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对创新的渴求;我们又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了充满人文精神、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校园氛围。力争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使我校的人才培养迈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党务工作既充满人文关怀,又体现改革创新精神
近期,校党委开展了优秀党建工作创新项目评选活动。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要求各分党委、总支、直属党支部以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报评比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和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校党委的党务工作者不断锤炼自身创新能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国家汉语国际教育战略和文化软实力战略的实际,分别针对国际化形势下的德育创新、师德建设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新等问题进行了专项课题研究,并形成系列科研成果,以之指导日常工作。让学校党务工作既充满人文关怀、又体现改革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