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创先争优/ 学习资料 / 正文
余炎先:大灾大考见真心

发布时间:2010-07-08

余炎先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龙合乡党委书记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座谈会。会上,四川省汶川县副县长、水磨镇党委书记王志勇等8位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作了发言。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确保每个群众有水喝、喝上放心水,是我们共产党员在抗旱救灾中的党性所在。

  去年8月以来,我们乡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到今年初,乡里所有的山塘干涸,泉水断流,水柜枯竭,全乡85%的群众、80%的大牲畜面临缺水的威胁,2.9万亩春播作物无法播种。

  群众急,我们乡党委更急。我们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搞好乡、村、屯三级灾情反馈,及时研究解决抗旱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力量深入灾区摸清实情,建立供水送水台账,组织和争取救灾财物。实行乡、村干部包干责任制,乡党委、政府一把手负总责,乡领导包片、乡直属单位包村、乡干部包屯、村干部包户,责任到底、责任到人。全乡25个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员争先锋、抗旱树旗帜”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交通条件较好的,党组织组建了“党员农机送水队”;农用车使不上的,组建了“党员摩托车送水队”;车辆到不了的地方,有“党员马帮送水队”;马拉不到的地方,有“党员背篓送水队”。旱情最为严重时,全乡每天共有56辆农用车、200多辆摩托车、110匹马投入抗旱送水工作,送水量达680吨,总里程5000多公里,往返最远里程达86公里。一支支送水队不怕苦不怕累,把党的关爱送到千家万户,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确保每个群众有水喝、喝上放心水,是我们共产党员在抗旱救灾中的党性所在。在抗旱救灾中,为激发党员争先进、当优秀,我们组织开展了“千名党员下村屯”大行动,全乡1000多名党员白天钻山洞,寻水源,给群众拉水送水、抗旱保春耕;夜晚走村入户访民情、安民心、解民忧,当群众的贴心人。我们大力推行党员结对帮扶制和党员服务承诺制,把联系党员的姓名、送水服务电话、服务内容制成服务爱心卡,发放到联系对象的手中,及时为群众提供服务。明浪村党员莫正观联系的对象是70多岁的五保户李光杰和残疾瘫痪老人李德巧,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他每天拉着马为两位老人送水,往返一次就是14公里。在5个多月里,他从未歇停过一天。李德巧老人感慨地说:“要是没有党送来的救命水,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干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