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下午4点,高级翻译学院第十次翻译系列讲座在北京语言大学教二楼406成功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副主席刘波担任主讲人,高翻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波老师从浮世绘影响了19世纪美术界出发,谈了唐代女史箴图中的粉本对于后世的奠基作用,及杜甫在诗歌形式上的开创等,阐明了文化作为软实力,是民族屹立世界之林根基之一的道理。
紧接着,刘波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绘画、书法、雕塑品等等方面赏析与创作的心得。刘波老师沉湎于古典文化的吸纳和探索,立志用笔墨来描绘出飘逸高古,清新洒脱的艺术形象,其扎实的学院绘画功底创造出许多“入其中与古人对话,出其外与现实交融”的作品。他在创作中坚持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原则,将诗人情怀融于笔中,做到了与时代同行。绝宾客,守寂寞,作品背后包含的是创作者对人生的持守和对传统文化超乎寻常的感悟。

作为学习翻译的学生,我们的终极职责与使命是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而沟通的实质是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为了更好成为新时代的译者,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与精通自己的文化,而不是成为文化上的“孤魂野鬼”。刘波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与追求,为学习翻译的学生带来了启发与思考。目前,政治自信,制度自信经常被谈论,对于译者来说,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立足自身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