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我校实践团队在2025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评选中获奖

发布时间:2025-10-10  新闻来源:校团委、党委宣传部 

北语新闻网10月10日电通讯员 刘嘉琪)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公布了“2025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成果评审结果,我校“‘童声·农语·乡音’三语三行三兴——北京语言大学志愿服务团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获得一等奖,“润心启智,多语赋能,中外师生四维联动共助乡村振兴”获得三等奖。

“童声·农语·乡音”三语三行三兴团队(项目负责人:教师教育学院沈畅同学,指导老师:校团委邹泺铱)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团队聚焦儿童、青壮年、老年人三大群体,围绕教育、农业、文化三大领域,实施“童声·农语·乡音”三语三行三兴主题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在儿童推普方面,团队设计并实施“普通话里的环游世界之旅”系列课程,覆盖近300名学生,有效提升儿童普通话水平与文化视野。在青壮年群体中,团队开展“金话筒”乡村主播培训,提升其直播表达能力,并参与助农直播,浏览量破万,助力农产品推广。针对老年人,团队结合红色文化与当地特色,举办红歌大赛与走访调研,推动普通话学习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活动收集了大量普通话普及情况资料,助力全国推普情况调查;形成可复制的课程方案与培训模式,获当地政府与媒体广泛认可。活动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实现多方联动、多域融合,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实践与宝贵经验。

“润心启智,多语赋能,中外师生四维联动共助乡村振兴”团队(项目负责人:商学院刘畅同学,指导老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王旭、国际中文学院梁彦民)以“教育为基、经济为用、文化为魂、心理为脉”为核心理念,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庙乡、都安瑶族自治县开展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与多学科交叉优势,整合中外师生资源,构建“四位一体”乡村振兴赋能体系。以“小切口”切入乡村振兴“大主题”,举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非遗体验活动、心理游园会活动、心理学讲座、“七彩假期”特色支教活动等,并化身“助农主播”,开展电商直播。中外师生齐助力,国际学生在助农直播、非遗传播中成为“本土文化的全球转译者”,中国学生在跨文化协作中深化家国情怀,共同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让世界通过乡村窗口看见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守护语言传承,厚植文化认同。北语师生在社会实践项目中,用脚步丈量土地,用青春回应时代,让专业赋能的种子在土地深处生根发芽,传递着知识,用实际行动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推动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