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视点

专家视点

  • 王莉宁:妙用方言塑造好文风

    作品有滋有味才能入脑入心,要用丰富生动的群众语言来塑造好文风,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妙用方言。方言虽是群众的家乡话、大白话,但其言之有物。每个地区都有一些特殊的表达特别精准传神,那些接地气的民谚通俗易懂、生动鲜活。“闭塞眼睛捉麻雀”“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

    2025-10-14
  • 贾烈英:构建联合国与全球南方的协同治理模式

    2025年,联合国迎来了成立80周年的重要时刻。80年间,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已经增至193个,其中逾四分之三位于南半球或者是曾被殖民的发展中国家。数量优势的累积,使“全球南方”国家由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隐喻转变为当代国际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制度变量。联合国是全球南方国家“...

    2025-10-14
  • 华学诚:优良文风的养成之道

    光明日报开设的《改进文风大家谈》栏目已经刊发了不少好文章,我想重点谈谈的是,就写作者个人而言,优良文风有没有比较好的养成之道。个人优良文风的养成,我认为多读古代经典是不可或缺的法门。古人视“立言”为“三不朽”之一,因而特别重视著书立说,并留下极为丰富而...

    2025-10-14
  • 方铭: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文风”是写文章的风格,更体现了为人处世的方式。西汉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意思是语言文字表现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文章了解这个人的精神境界。南朝刘勰认为,一个作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

    2025-10-14
  • 徐宝锋​:中国学的原点和知识架构:基于世界汉学与中国学学术规律的阐释

    伴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深化与全球文明交流的拓展,世界对中国的认知需求从“现象描述”转向“本质阐释”,中国学作为系统性解读中国的学术场域,其知识体系的建构逻辑愈发凸显时代价值。从学术脉络看,中国学脱胎于世界汉学却又形成差异化发展——世界汉学以传统典籍与历...

    2025-10-14
  • 罗林:建好区域国别研究院 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学科创新平台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深刻指出,“80年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大发...

    2025-10-14
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 /1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