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在综合楼810会议室举行Michael Byram教授受聘中心国际学术顾问仪式。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李宇明教授为Michael Byram教授颁发聘书,中国文化译研网执行负责人徐宝锋教授、外国语学部王丽虹副教授、潘巍巍副教授、刘柳老师等参加聘任仪式。中心副主任田列朋主持仪式。

颁发聘书
中心主任李宇明教授首先向Michael Byram教授担任中心国际学术顾问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中心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李主任指出,Michael教授作为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著名学者,享有世界声誉,在民族语言教育和语言保护等研究方面建树颇丰,其理论成果对中国教育界、对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Michael Byram教授的加入,对中心在语言资源库建设、语言保护和民族语言教育等方面提供重要学术支撑,也为中心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供了国际智慧。

座谈会现场
Michael Byram教授指出,担任中心国际学术顾问后使他与北京语言大学有了更多的学术关联和情感纽带。他称赞中心在汇聚语言资源、解决语言领域相关问题方面,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语言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Michael Byram教授追溯了自己多年前在民族语言和民族身份认同领域的研究历程,并介绍了欧洲的语言政策、身份认同和语言文化的关系及研究新视角。
在座谈会上,李宇明主任、徐宝锋教授等专家与Michael Byram教授围绕语言政策与欧洲身份认同、全球视野下的语言教学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在中国和欧洲语言政策比较问题上,李宇明主任与Michael Byram教授讨论了多民族多语言的身份认同和语言认同以及语言政策等内容。在语言保护问题上,Michael Byram教授建议采取生态模式,建立语言种子库,当一种语言消亡时,利用种子语言使这种语言再次生根发芽,得以复现。李宇明主任表示中心的主要目标之一即采集包含足够语言属性的语料,利用这些语料复现一种语言;中心还将探索利用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展示语言,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进行外语教育,以此达到语言保护的目的。

合影
与会人员还讨论了语言的使用和变迁、外语教学与世界公民教育、机器翻译等问题,使与会人员深切感受到语言相关研究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体会到语言研究的魅力和吸引力。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岳岩副教授、宣传主管熊照辉、外事专员崔月茹、科研专员晋源等参加了会议。
Michael Byram为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教育学院荣休教授,卢森堡大学客座教授。专门从事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外语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当今国际跨文化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主编了《罗德里奇外语教育百科全书》,在推进语言教学的跨文化理论及其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学术专著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和 From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o Educ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itizenship一直是外语教学的经典著作。他曾任欧洲委员会政策处顾问,参与主持《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制定。目前参与欧洲委员会《欧洲民主文化能力参考框架》的项目。他的学术和社会活动影响了英国以及欧盟国家的语言教学政策,并对国际上包括亚洲的外语教学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施加了重要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