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美中文大会代表团及与会嘉宾合影
5月17至19日, 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美国大学理事会、亚洲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美中文大会在犹他州盐湖城召开。我校校长助理、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主任张旺喜率代表团出席本次大会。
本届全美中文大会以“从课堂学习到职业生涯”为主题,来自全美的教育官员、大中小学校长、汉语教学专家及教师等近1300人在此次会议上交流汉语教学发展趋势,共同分享汉语教学经验,探讨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全美中文大会:北语中文项目受关注
大会开幕式上,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赵国成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应美国民众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强烈需求,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美国各界共同携手,通过合作开办孔子学院、派遣汉语志愿者教师、组织访华校长团和夏令营、分享汉语课堂教学优秀实践案例等项目,为数十万美国汉语学习者创造了丰富的学习渠道。他强调要力争将下一代培养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这不仅关乎孩子们个人的未来,也关乎世界的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更要保持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学会彼此的语言,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相互尊重和理解,方可做到和而不同,携手共谋发展。
大学理事会副主席Linda Liu女士在大会发言中感谢合作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她表示大理会和北语的合作项目让很多美国学生有了去中国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很多孩子因为这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而和中文结下不解之缘。犹他州州长Gary Herbert致辞称,犹他州的商务语言超过130种。相较于其他语言,汉语在犹他州是最重要的。他愿助力美国汉语教育,继续巩固与中国长期多元的合作关系。美国犹他州参议员Howard A. Stephenson在致辞中谈到, 在出任犹他州参议员的26年里,由他发起的逾百项立法建议中,有关语言学习的部分最令他自豪。他表示自己见证了犹他州教育官员选拔和培训志愿者教师的过程,并对志愿者教师们的教学充满信心。他认为,在21世纪,单语教育是一种文盲的表现,当下中美间进行坦诚沟通至关重要,此时此刻,应尽最大努力为所有美国学生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
合作会谈:多层次合作架起中美互信互解桥梁
大会期间,代表团分别与西密歇根大学、乔治梅森大学、佐治亚大学、肯塔基大学等多所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会谈,会谈围绕美国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动向、双方的双向人文交流等议题进行讨论。通过一系列的合作会谈,进一步加固我校与在美孔院的合作关系,紧密团结美国具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同时也积极谋求与美国权威教学机构新的合作机会。
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作为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促进教育界培养学生适应全球化世界做出努力。北京语言大学将进一步在联合培养的课程对接、孔子新汉学计划、百名硕士奖学金、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理解中国”高层官员来华研修、“发现中国”短期来华研修、“青年领袖”短期研修、中美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加强中外联动,巩固合作,以文化与心灵的沟通来打破偏见的壁垒。海外孔院也表示,将通过进一步强化孔子学院的教育属性,在强化中外合作等方面积极尝试,为孔子学院争取到更多当地社会的支持。
开拓新项目:利用中医药文化教学资源优势开展合作
会议期间,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代表团还出席了全美华语教育联盟理事会(NCLCC)会议,商讨合作研发STEMM教学项目。张旺喜主任应邀在会议上做主旨发言。他重点向参会代表介绍了近年来北京语言大学在中医药文化教学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他谈到“中医药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底蕴,应该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得到重视。”双方还互相分享了各自汉语教学的成就,也就未来的合作领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分布结构,加强力量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使之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力量。在当前中美大外交背景下,本次出访加深了我校与美国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当前实际的联系,为汉语教师提供了相互切磋与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中美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美国孔子学院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