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应巴林阿赫利亚大学、The Nine Training培训机构邀请,北京语言大学张宝钧副校长率团出访巴林,国际教育管理处处长/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陈丽霞、孔子学院事业部主任助理鲁宇征、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系教师王光远随同出访。
中巴理解互鉴 促进合作交流
上午,代表团在巴林公主阁下H. E. Shaikha Noora Khalifa Al Khalifa的陪同下与阿赫利亚大学创始人兼主席Abdulla Al Hawaj先生、校长Mansoor Alaali先生、高级学术顾问Bakr Hassan先生、校长助理Thaira Al Shirawi先生与战略规划总监Gowrishankar Srinivasan先生等进行了官方会谈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首先由阿赫利亚大学校长Mansoor Alaali先生发表致辞。他向在座嘉宾介绍了阿赫利亚大学的基本情况。他表示,阿赫利亚在阿拉伯语中是“大家庭”的意思,巴林的关系与中国日益紧密,他希望越来越多的巴林大学的学生和老师能够到中国学习工作。
巴林公主阁下H. E. Shaikha Noora Khalifa Al Khalifa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表示诚挚的欢迎。她与阿赫利亚大学的合作始于十年前,很高兴可以见证她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的开始。她希望中巴合作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张宝钧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巴林,他对巴林人民的热情友好印象深刻。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学校已经为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0万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学术实力雄厚,并依托此成立了阿拉伯研究中心,在学术发展与重大项目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两校拥有坚实的合作基础,他希望两校可以在人才联合培养、国际会议等方面全面开展合作。
会谈就两校在科研领域开展合作,组织联合学术和科研活动,如课程、研讨会、专题报告会和讲座以及开展科研和教学人员交流方面交换了意见;双方就学生交流及学分互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决定于今年9月正式开展北京语言大学阿语系大三学生赴阿赫利亚大学进行短期交流活动;双方还就孔子学院总部阿拉伯语国家志愿者教师培训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最后,由阿赫利亚大学校长和张宝钧副校长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
阿赫利亚大学国际学生比例以印度学生为主,学校与英国、法国的高校开展了校际合作,目前尚未与亚洲高校有合作。这次我校率先打破先河,成为与阿赫利亚大学合作的首个东亚高校。
本次会谈将有助于双方构筑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共享教育资源,有力地扩大教育合作规模、拓宽教育合作领域,提高教育合作水平。

共商教学培训 助力中巴人才培养
下午,代表团参观The Nine Training培训机构,并与公司CEO H. E. Shaikha Noora Khalifa Al Khalifa即巴林公主阁下、运营总监及合作伙伴Gopika Beri女士、法律顾问Osama先生、财政及人事主管Abubakkar先生、健康与安全顾问Mohammed Mohsin先生、运营总监Sukumar先生进行会谈。巴林公主阁下负责巴林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与教育交流,活跃于中巴交流大型国际会议中,并于去年参加了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为巴林语言文化与教育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The Training Nine培训机构与巴林劳动部合作,旨在为巴林公民提供高质高效的培训课程,致力于为巴林2030愿景在教育发展中的长远规划做出贡献。目前有180多项课程,2018年3月汉语培训纳入到了选课系统。陈丽霞主任在会上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北语孔院平台的重要项目,并就汉语教师培训、考试和资格认证、巴林汉语教学、巴林汉语+职业培训以及与阿布扎比The Nine Training培训机构未来合作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双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决定建立巴林汉语教师中心。培训中心旨在培养符合巴林汉语教育需求的汉语教师及汉语国际教育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巴两国在汉语教师培训、汉语教师资格认证及汉语高端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中巴语言文化交流做出更多贡献。未来将有望与北语在师资、课程设计、考试和考证标准等领域进行合作。


人才是两国合作的基础和交往的桥梁,此次访问促成中巴教育界一系列合作举措,将为双方现代化建设和友好关系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知识贡献。
搭建合作平台 传承中阿友谊
中国、巴林于1989年建立外交关系,三十年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新闻等领域合作稳步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和巴林的“2030经济发展愿景”在发展理念、发展领域、发展模式上有许多契合之处。两国高层均表示要将两个重要计划紧密对接,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在文化交流领域,中巴合作更是紧密而广泛。

访问中代表团应邀与中国驻巴林大使馆大使安瓦尔先生、使馆政治处主任周聪先生进行了礼节性会谈。双方探讨了中巴在汉语培训、学生互换、文化交流等领域全方位合作的机遇,并就新汉学——理解中国高级官员来华、青年领袖来华等高端项目交换了意见。安瓦尔先生向代表团介绍了中巴建交30周年的一系列情况以及中巴教育合作特别是巴当地对外汉语教学的有关情况,并结合自身长期在阿拉伯地区常驻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阿拉伯地区推广汉语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他希望北语能够抓住阿拉伯地区兴起的“汉语热”,加强中巴两国的教育合作,促进阿拉伯文明和华夏文明的交流互鉴。
作为一所以留学生培养为主要任务的大学,北语在中阿友好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双方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桥梁。近60年来,学校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广泛的教育合作,为培养阿拉伯国家汉语人才和加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各国教育合作所做出的重要贡献。2012年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成立,作为教育部首批设立的三个阿拉伯区域研究基地之一,不仅为北语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国际区域问题研究人才提供了机遇,并通过搭建国际化开放式中外联合研究平台,深入开展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是全球孔子学院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汉语热”持续升温。我校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发展战略,在孔子学院总部的大力支持下,北语目前已经在埃及成立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和尼罗河电视孔子课堂,在中外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第七届全球孔院大会上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获得“先进孔院”光荣称号,被媒体称为“阿拉伯世界最美丽的孔子学院”。借助孔子学院的平台优势,我们积极承办中东地区高级别人才交流活动和官员来华研修活动,2016年“迪拜移民局官员来华研修项目”在北语启动,为迪拜官员汉语能力提升搭建了学习平台。2017年北语承办的语博会、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高峰论坛上,埃及文化参赞出席活动并盛赞北语为中埃友谊搭建了桥梁。2018年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邀请巴林公主参会并进行了官方会谈,就语言文化交流等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本次出访巴林,代表团继续开拓了我校与巴林政府与高校的合作道路,对于促进汉语在阿拉伯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我校还将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与阿拉伯国家教育界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今年年初,沙特阿拉伯王国宣布将汉语列入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中。这是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访华期间达成的成果之一,旨在增强沙特学生的文化多样性,增进两国贸易和文化联系。中阿人文教育交流合作进入黄金时期,在此背景下孔子学院总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秉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积极推动区域孔子学院内涵式发展,在中东地区12个国家设立了20所孔子学院和4个孔子课堂,建有25个汉语考试考点,2017年汉语考试人数达4000余人。2018年8月与阿布杜阿齐兹王国大学签约建立沙特阿拉伯第一家汉语考试考点,并以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持续推动汉语进入沙特国民教育体系进程。4月27至28日,由孔子学院总部主办、迪拜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首届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联席会将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届时10国18所孔子学院/课堂、中外方合作院校将齐聚一堂,共商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的协同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孔子学院总部为未来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教育合作描绘了宏伟蓝图,作为孔子学院大家庭中的一员,北京语言大学将以本次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联席会为契机,与阿拉伯语地区大学和孔子学院及相关机构进行深入交流沟通,以语言相通为基础,加强与中东地区的文化相通和“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培养语言人才、开展文化活动、推进地区交往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年将迎来中国与巴林友好建交3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两国更进一步的友好交往提供了契机。北语将在此基础上,以此为新起点,积极促进巴林汉语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展开,继续拓展和深化两国语言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让中巴两国交往更加紧密,友谊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