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2017年秋季学期北京市级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名家领读经典”在清华大学开讲,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到场聆听。

课程伊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文姝老师介绍了“名家领读经典”的课程发展和总体安排,强调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同时发放了由往届学生优秀课程作业集结而成的《少年中国说》一书。

本讲的主讲人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吴大辉教授,主题为“中国外交转型与‘一带一路’构建”。吴大辉教授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包括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与中国外交转型,作为中国外交转型标志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构建的途径:官方解读、关于“一带一路”构建的五个核心问题,建设“一带一路”的关键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企业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潜在的外部风险及其规避。
吴教授从古代丝绸之路说起,讲到2013年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再到如今引入第三方等“一带一路”的发展,为同学们揭开了“一带一路”神秘的面纱。接下来吴教授结合十九大开幕式上习主席所做的报告深入解析了中国当前复杂的外交环境与政府对应做出的外交转型。随后吴教授围绕国家利益、大国责任等方面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性,从十六字方针、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等方面阐明了“一带一路”的构建路径。吴教授还分析了“一带一路”的关键国家与地区,特别强调了中俄关系的重要性。最后吴教授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从国家、企业层面规避风险收尾。

结论中,吴教授再次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点明了“一带一路”的推行原则。认为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最终将形成中国货币、中国文化、中国影响覆盖的广大区域,这正是中国和平发展可靠的、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吴教授语言幽默诙谐,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笑声与掌声。讲座中吴教授还介绍了习主席对于“一带一路”的口语化表达,为学生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真实而平易近人的“习大大”。同学们表示,作为“一带一路”的见证者与践行者,青年们也会在十九大的感召下努力奋斗,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