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北语教师赴延庆区井庄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04  新闻来源:教师工作部 

11月1日,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组织部组织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海外归国教师和青年教师代表赴延庆区井庄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由校党委魏晖副书记带队,来自全校18个教学、科研单位的40余名教师参加。

实践活动第一站,教师实践团来到井庄镇宝林寺村。宝林寺村是“美丽乡村”创建村,整体环境整洁、优美。在参观过程中,宝林寺村党支部书记以村子里的一条小河从“臭水沟”变为“景观河”为例,为老师们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村庄建设过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党组织如何在其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村民,齐心协力建设村庄。

宝林寺村支部书记讲解该村发展历史

实践活动的第二站是柳沟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教师们来到柳沟陈列室参观。讲解员结合丰富的史料和文物,向大家介绍道,柳沟史称“凤凰古城”,位于居庸关正北方,历史上一直都是战略要地。近年来,该村以“火盆锅豆腐宴”为特色,发展出了著名的京郊民俗游品牌。在该村的豆腐制作工坊,教师们参观和体验了磨豆子、煮豆浆、点豆花、压豆腐的全过程。在感叹劳动不易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村民们传承古法制作工艺、保证产品品质的良苦用心。

参观柳沟村史陈列室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目的地是窑湾村。一进入村庄,老师们就惊叹于村子里坐落整齐、绿地环绕的楼群。在村史陈列室,窑湾村的党支部书记向大家讲解了该村抗日战争中英雄辈出的历史,并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得益于政府山区搬迁政策和乡村振兴政策,将村庄从泥石流易发的山坡地搬迁到山脚下的过程。现在,村民们都已搬迁至新建的住宅楼,公共基础设施也建设完成,小山村被打造成了优美、宜居的“村中城”。此外,窑湾村村还计划深入挖掘历史上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传统,开发红色旅游、民宿旅游,为村子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魏晖副书记带队参观窑湾村搬迁后新村庄

此次实践活动是学校为迎接建党100周年,鼓励教师们深入学习“四史”,了解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教师的家国情怀和育德育人能力而专门策划、举办的。通过一天的参观调研,教师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乡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落实,都有了直接而深刻的认识。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不但帮助个人提高了认识,也有助于大家在“课程思政”工作中融入鲜活的案例,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青年教师蔡建永表示,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通过对延庆县井庄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带给农村的深刻变化。井庄镇的三个村子(宝林寺、柳沟、窑湾)通过开发高端民宿、夜市经济和传统民俗等举措,切实提高了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作为一线汉语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中国的当代故事是我们的责任。这次活动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最真实、鲜活、有生命力的素材,和语言教学有效整合后自然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认知共振,实现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大社会融入小课堂,用小课堂展现大社会。

人文社科学部青年教师李家 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参观的各个村庄根据当地特点,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要求,扎实、全面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宝林寺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彻底解决了农村地区存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柳沟村以火盆锅豆腐宴为特色,引领了京郊游,村民生活富裕;窑湾村以村中城为建设特色,改善村庄生态环境的同时,带领村民实现了增收。

中华文化研究院青年教师曾银霞表示,此次实践活动使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在宝林寺村,通过参观以及村支部书记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宝林寺村的建设发展历程。年轻的90后村支书传承了父辈的希望,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令人敬佩。柳沟村的发展相对来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品牌。以豆腐宴为特色打出的民俗品牌带动周边村民小商品、农作物的商业贸易,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提高了村庄的知名度。最后一站窑湾村可谓是生态文明的典范,民宿的建设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乡村未来发展之路,深切感受到只有村民们过上小康生活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大成就。这种学习与参观融合的模式让年轻教师受益良多。

信息科学学院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解焱陆表示,此次社会实践让我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在宝林寺,基层党组织通过引入专项资金改造,原来的垃圾场臭水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夜市,吸引了一万多人次的游客,深刻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柳沟村的豆腐宴远近闻名,在赞叹该村特色发展同时,教师们也对如何增强对口扶贫、发展乡村经济提出了各种想法和思路。窑湾村在抗战时期涌现出多位抗日英烈,在新的时代已是旧貌换新颜,通过新农村改造和山区搬迁政策,家家都住上了新房。该村计划将来发展高端民宿经济,大家对装修一新的三层别墅民宿赞叹不已。

语言科学院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孙林嘉表示,此前,我在参加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时,曾多次到访过祖国大江南北的多个城市和农村。近距离接触京郊新农村还是第一次。第一印象是乡村道路通畅,公共卫生整洁,村容村貌有序。与村民交流获悉,不论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是在便民服务福利上,近年都有不断推进和完善。村支部书记介绍,这些改善主要得益于延庆区在新农村改造建设上的多措并举,包括“煤改电"政策、危房改造政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等。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做好农村青年创业发展,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接下来十分重要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这次考察活动为我重新认识“三农问题”,进而引导鼓励身边的大学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