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做好本科生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学生处(武装部)军事教研室于11月面向2020级本科生,分四次开展了共计36学时的军事理论系列教学课程。本学年度共有来自全校7个本科学部院系的1119名学生参加了军事理论课课程学习并顺利完成结课考试。

11月7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常委黄益方副校长在军事理论课开班仪式上为2020级本科生讲授国防教育第一课,他对当前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我国面临的安全稳定形势进行了分析,希望每一名作为国际化人才的北语学子,胸怀天下,始终秉持总体国家安全,筑牢底线思维,自觉履行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树立参军报国远大志向,端正学习态度,勤于钻研,主动思考,在为期一个月的课程学习中有所收获。

本学年军事理论课首次采用分班制分散式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是我校继2020年1月首次采用分班制教学开展军事理论课后,为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进行的探索尝试,同时也是落实2019年中央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大纲》要求的重要举措。1119名2020级本科生分别在梧桐会堂、主南200教室、主南102教室、主北158教室等四个教学点,在每周六的同一时间段内由我校军事教研室各专业领域的军事课教师轮流进行课程讲授,确保总体教学进度和内容的一致。为保证满足新《大纲》课时要求,课程安排由原先的连续三天扩展为四天,分散安排到11月的每个星期六。“小班教学”授课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实效;“分散式课程安排”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消化吸收,自主学习军事知识,减轻疲劳程度和压力。随着军事教研室的成立,今年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更加充实,各专业领域师资力量大大加强。参与授课教师均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和广博的军事知识,长期在北京各高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教学功底深厚,在授课过程中更加贴近学生、联系实际、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将看似深奥的军事理论知识解读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许多同学表示,“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授课,周末既不会虚度,还能充实自己”,“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枯燥”,在学习了军事理论知识后,“更加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我们的平常生活,是无数人的负重前行换来的”。
在今年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安排中,还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互动访谈课——“北语人在军营”。在这堂课上,我校退伍复学的大学生士兵代表受邀在课堂现场分享交流参军入伍心路历程。他们展示出的军人风采、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让在场同学们深受感染和触动,更加鼓舞了学生参军入伍报效国家的热情,刚一下课就有众多有志参军入伍的学生围拢到讲台前向在场的学生处(武装部)老师询问了解有关政策问题。

11月28日,本学年军事理论课完成了最后一周的课程教学,并于当晚进行了结课考试。各学部院系本科生辅导员及军事教研室工作人员监考,学生处(武装部)有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对各考场考试情况进行了巡视监督。各考场秩序井然,没有发生违纪、作弊等异常情况。至此,2020级本科生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圆满结束。
在为期一个月的军事理论课学习中,广大北语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军事基础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国防观念、国家安全和忧患危机意识,同时也深化了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军事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生处(武装部)将继续推进军事教研室建设,深入发掘国防教育育人特色,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底线思维和责任担当入手,围绕落实落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以及《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北京高校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完善军事课教学管理各项工作措施,在教学安排和课程形式上大胆探索,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理念贯彻军事课教学过程始终,着力推进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将广大北语学子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