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 悟思想 传精神”系列讲座第十五讲开讲

发布时间:2021-11-08  新闻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林坡 

11月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党史 悟思想 传精神”系列讲座第十五讲在图书馆日新报告厅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秋实老师担任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主题为“唯人民与时代不可辜负——谈中国共产党文艺观”。来自艺术学院的师生党员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申瑞杰老师主持。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就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将文艺事业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将文艺战线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了大批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优秀作品,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李秋实老师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的发展脉络、理解中国共产党文艺观几重的维度三个部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研究和学习心得。

李秋实老师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大量著作中都有关于文艺的论述,他们从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和区别上论证人类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首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第二部分,李秋实老师结合百年党史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文艺观的发展脉络,从李大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进行的理论初探,少年周恩来进行新剧的实践探索,到中国共产党组织发起并指挥领导轰轰烈烈的左翼文艺运动;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党的文艺路线,指明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任党的领导人对文艺人民性和时代性的深层阐发;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李秋实老师将理论与案例结合,通过影音资料、史料照片,使学生们更为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文艺观的发展过程。在第三部分李秋实老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人民性、时代性、现实性三个层面分析了理解中国共产党文艺观的几个维度。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文艺观始终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在讲座小结中,李秋实老师鼓励艺术学院的同学将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作为创作、鉴赏、评判作品的标准,进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造。同学们表示讲座为大家的创作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指导,在课程最后艺术学院的同学们为主讲老师献上了书法专业同学亲手书写的作品,至此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党史 悟思想 传精神”系列党课也画上的圆满句号。此系列党课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献礼,从今年3月开始历经8个月,为全校师生党员呈现了十五讲党史教育主题党课,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的积极引领作用,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