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党委书记李宇明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调研,了解学院发展的现状,并对学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负责人陪同调研。

李书记表示,此次调研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长期以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也希望通过调研为学院未来发展出谋划策。他指出,高校思政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从中央到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的根本问题。我校思政教育发展也面临新形势,应将辅导员和党政机关干部两支队伍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中去。通过设立研究所等方式吸纳辅导员和有志于从事思政工作的机关管理干部,并结合我校中外融合的多元文化背景,积极探索来华留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关心世界青年成长、培养知华友华人士,形成北语思政教育特色。
李书记强调,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要重视设计:首先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增加思政教师数量,创造更多培训、挂职锻炼机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以理论指导。同时要注重教学研究,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其次,要研究落实北语“大思政”理念。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与学工、研工、宣传、组织等部门有机结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学院要设置教研室,将兼职教师纳入师资队伍。同时还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文阁汇报了学院的基本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目前承担全校中国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学院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在思政教育、党建研究、学生社会实践、党校活动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合作。学院将贯彻落实“大思政”这一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优势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提升学院科研能力水平、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国道路”宣传等方面继续推进。

党委办公室黄益方主任、党委宣传部高金萍部长,组织部、统战部吕静部长,学工部黄展部长、研工部赵璞副部长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教师队伍的扩充与教师成长、学校“大思政”工作机制的构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