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新闻网5月17日电(通讯员 吴潼 摄影 魏达 林峰)5月16日,格鲁吉亚教育、科学和青年部部长亚历山大·图拉泽阁下率领高级别代表团访问我校,就深化中格教育与文化合作展开对话交流。格鲁吉亚代表团成员包括格鲁吉亚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巴阿达·卡岚达泽阁下、教育部副部长拜娅·克维齐亚尼女士、战略传播部主任玛丽亚姆·阿德什维利女士、驻华公使别斯克·沙拉申尼泽阁下、驻华高级参赞堤娜婷·西西娜什维利女士、驻华大使助理桃漫·克利维泽女士等八位高级官员。校长段鹏会见了图拉泽部长一行。

段鹏校长对图拉泽部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回顾了我校中格人文交流的重要节点,并提到,一年多前格鲁吉亚总理伊拉克利·加里巴什维利阁下访问学校时,为和园内首尊雕像——文学家邵塔·鲁斯塔维利雕像揭幕;去年,卡岚达泽大使又与校长共同为雕像剪彩。这两项活动不仅见证了中格文化友谊的不断升温,也为双方在教育与文明互鉴领域的合作奠定了深厚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自格鲁吉亚总理为雕像揭幕以来,已有来自五个国家的元首级别的总统或总理相继访问北京语言大学,并向和园捐赠雕像,开启了全球文明互鉴的新篇章,这一重要序幕正是由格鲁吉亚率先揭开,意义深远。
段鹏校长指出,格鲁吉亚总理此前访问北语时曾表示:“高等教育合作是中格合作的重中之重,应大力推进两国在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学生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本次图拉泽部长的到访正是这一合作内涵的延续与拓展。此外,段鹏校长还回顾了去年访问格鲁吉亚时,得到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图拉泽阁下的热情招待,至今记忆犹新。

图拉泽部长对北京语言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由衷感谢,并系统介绍了格鲁吉亚在中文教育方面的最新进展。他指出,自2024年起,格鲁吉亚已在部分公立学校开设中文课程,并在近日与中国教育部签署合作协议,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中文教育普及。未来,格方愿与北京语言大学开展紧密合作,制定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体系中文教学标准,共同开发适用教材,加强对本土中文教师的系统培训与培养。图拉泽部长表示,我们有信心将格鲁吉亚打造成欧洲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典范,北京语言大学的专业优势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此外,为深化合作,图拉泽部长提出邀请北京语言大学在格鲁吉亚设立孔子学院,建设集语言教学、文化研究与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深度协作。段鹏校长表示北京语言大学将积极响应图拉泽部长的提议,推动孔子学院在格鲁吉亚的落地。在青年交流方面,图拉泽部长表示应大幅提升双边学生交流项目的规模,以促进民心相通。这一构想与北京语言大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文化使者”的办学使命高度契合。段鹏校长介绍,目前除了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主校区外,学校在海南、日本东京、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泰国曼谷等地设有分校,可为格鲁吉亚学生和教师提供定制化支持与学习资源。他还分享了学校为沙特100名本土教师成功提供中文师资培训的经验,并建议借鉴该模式,支持格鲁吉亚本土中文教师的体系化建设。

双方还探讨了通过多种形式的博士等高水平人才培养,增加格鲁吉亚优秀学生来华深造机会。随后,双方就共建“格鲁吉亚中国研究院”的可行性进行深入交流,拟借鉴北京语言大学在秘鲁、尼泊尔等国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格鲁吉亚中国研究院”建设,以深化智库对话与学术合作。双方合作领域还将扩展至共同举办中格语言文化教育论坛等学术及相关文化活动、支持格鲁吉亚学生、官员及公众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语言文化研修等项目。

访问期间,格鲁吉亚代表团参观了校园,并在和园为邵塔·鲁斯塔维利铜像敬献鲜花。图拉泽部长高度评价北京语言大学的国际化教育理念,认为此次访问为中格教育合作注入了新动能,激励两国青年在文明交汇中增进理解、激发创造活力。代表团与师生的深入互动也进一步拓展了两国教育合作的社会基础与人文纽带。

段鹏校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教育是沟通民心、促进文明交融的重要桥梁。尽管中格相距千里,但文化交流让我们彼此心心相通。北京语言大学愿与格鲁吉亚携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使者,为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图拉泽部长对此高度赞同,表示格鲁吉亚将中文教育发展视为重要战略,期待在教育、科技与文化领域与中方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务实合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三十余位中外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见。
编辑:陈思远
审校:姚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