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日前开题

发布时间:2012-10-31  新闻来源:科研处 

1024上午,由崔希亮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和研究”开题研讨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曹志耘教授、校长助理张旺熹教授、教育部社科司成果处处长魏贻恒、白冰同志出席了会议。开题专家组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教授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靳光瑾研究员、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李晓琪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郭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李泉教。子课题负责人张宝林教授、荀恩东教授、张黎教授、黄伟博士和课题组其他成员以及一些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副校长曹志耘教授主持。他在致辞中首先对教育部、评审专家及课题组表示感谢,然后从发展方向、研究导向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的科研发展战略,并表示学校将对“两大一高”(即重大课题、重大成果以及高水平学术团队)给予大力支持,重点支持“问题导向”的研究,重点支持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进行“世界语言资源库”建设。

魏贻恒处长介绍了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有关情况和开题要求,对课题组所做的前期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

崔希亮教授代表课题组做了开题报告,对课题设计、主要内容、任务分解、实施方案、时间进度等做了全面介绍。他指出:本课题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建设”,即要采用Web协同标注技术建设一个全球最好最大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为汉语的教学与研究服务;二是“研究”,即对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中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包括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标准、标注规范、分词规范与专用词表等,以提高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设水平。“全球”指语料来自全球的汉语教学单位、全球汉语学界携手共建、语料库建成后面向全球免费开放,实现最充分的资源共享。

专家们就本项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重点难点、研究成果的推广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评议,还与课题组进行了互动讨论,从语料来源、语料背景信息、标注的正确率、准确率、偏误的认定、子课题的相互关系、团队的内部协调与沟通等方面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姚喜双司长进一步指出,本课题的研究有远见,有需求,有必要,意义十分重大,可以为《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增强国家语言实力”做出重要贡献,北语号称“小联合国”,有条件、有能力承担这样的重大课题。

魏贻恒处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课题意义重大,涉及国家语言战略,有助于国际汉语推广、文化推广,鼓励课题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方面有所创新,要跨学科、跨学校、跨学界、跨国界、跨部门合作,要把课题研究与学科建设、对外交流等相结合起来。

崔希亮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北语要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水平语言大学,目前正在筹备建设“语言文化博物馆”,本课题可以充实其中介语部分。最后代表课题组向与会领导、专家表示感谢,希望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继续得到社科司、语用司领导的支持和指导。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