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京港澳学生交流营结束了北京的行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一路欢歌笑语,进入了河北承德,开始了最后三天的旅程。
一踏入这个曾被称为“热河”,如今以“承德”闻名的城市,营员们就受到了导游的热情接待。导游向大家介绍了承德市的历史渊源和民间传说,到了避暑山庄里更是如数家珍,“‘避暑山庄’的‘避’字的三横代表着三避……四知书屋的‘四知’指的是‘知柔、知刚、知微、知彰’……乾隆皇帝就在这个地方接见了刘罗锅,这其中还发生了几个很有趣的事情……”,历史事实中穿插着小故事,导游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避暑山庄的每一处景致:位于九门之首的丽正门,狮子的象征和传说,澹泊敬诚殿的来源和古朴淡雅的建筑特色,皇帝座椅上有关玉如意与柿盒的故事,清代皇帝世系的概览和介绍,还有仿照金山寺、漱芳斋的建筑……寂静的历史用真迹述说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巧夺天工与人文情怀,让来自三地的营员们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历史的痕迹,感受到了王朝的辉煌,体会到了前人的智慧。
“那古代皇帝都在这儿做什么呢?”一位来自澳门的营员问道。“皇帝每年5月初5到9月初9来这里,这么长的时间他不只是悠闲地享受舒适美景,也要处理国家大事。康熙曾在怀柔寺庙接见了六世班禅,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了藏语并用其与班禅交流,就在四知书屋,班禅对康熙行三叩九拜的大礼,甘愿称臣……”导游自豪地介绍。
承德避暑山庄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棵树,每一件文物,每一处景观,无不展现着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悠久与博大,营员们纷纷拿出相机留住这一份珍贵。承德之行,刚刚开始。

承德避暑山庄

湖畔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