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京港澳学生天坛触摸古老文化

发布时间:2012-07-16  新闻来源:营委会宣传组 苏益 

  “大家知道祈年殿是用来做什么的吗?”漠河豚带队的姜老师主动当上了导游,对着营员们津津乐道地说,“这是明清皇帝在孟春时用来祈谷的专用建筑,所以它又叫做祈谷殿……”一段娓娓道来的历史,理清了三地营员的疑惑,也带着大家开始了天坛的游览之旅。

  7月15日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太阳在天坛的上空散发出炙烤大地的明亮光线,2012京港澳学生交流营依次参观了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尽管正值酷暑,但200多位营员的热情和兴致依旧不减,艳阳下的天坛到处都是绿色的身影,他们在探寻天坛的历史,寻找文化的源头,感受古人的博大。

  “看,这个台阶真的都是九级哎!”一位来自香港的营员惊奇地叫道,“为什么呢?”“因为圜丘坛是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所以要用阳数来象征天,站在中间那块天心石上说话会感觉一呼百应,不信你去试试。”拍照的段老师拿着相机,也加入了营员们参观的行列,还当上了解说员,“怎么样,有回音吗?”“没有啊,好奇怪。”,老师笑着回答道:“现在参观的人太多啦,都被挡住了……”

  天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正如一位北京营员感叹:“原来这28根金丝楠木柱这么有寓意啊!”同行的澳门营员应声道:“是啊,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好厉害啊!”

  营员们的热情如火燃烧了太阳,蔓延到了天坛,明天将传达给部队,传达给现代化的工厂,三地营员将一齐把热情延续到之后的每一天。

 

祈年殿留念

圜丘留念

感受天坛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