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由教务处主办,人文学院承办的北京语言大学第二届人文知识竞赛决赛在逸夫报告厅隆重举行。曹志耘副校长出席活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商学院等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主评委、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组委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程钢教授,我校国际教育中心洪桐怀博士,图书馆何玲老师,英语教育中心刘瑛老师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
比赛开始前,曹志耘副校长致辞,他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人文修养欠缺状况的担忧,也表达了对选手们的赞赏,并希望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增长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发扬人文精神,使北语更具有人文气息。
本届人文知识竞赛共有65支来自各个院系的队伍报名,经过预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共有6支成绩优异的代表队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来自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等。
决赛由诗词创作、必答题、抢答题、说理题、风险题五个环节组成。比赛考察的知识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础知识、科学史知识与自然科学常识、北京历史文化知识。
伴着一曲优美《琵琶语》演奏和书法表演,每队选手用15分钟的时间现场创作了一首五言或七言律诗,以“北语校庆”为主题,以诗代信,作诗一首,致北语中外校友。“来园”成了选手们的创作灵感之源,大家字字推敲,呈现出风格各不相同的诗歌作品,“数载负笈成来思,万般感旧赋难诗”、“胜日寻芳还旧乡,水光树影共徜徉”、“拥德习言膺天下,敦才睦邻怀四方”、“行路修远复艰险,愿借长风勇攀援”
王步高教授就诗词的内容、格调、用韵、用典等情况进行了点评,虽然大部分诗作在押韵方面稍有欠缺,但内容切合主题,情感真挚,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认可。
说理题和风险题环节可以发挥出各队学生内在的文学修养和思辨能力。人文1队的同学抽到了王步高老师的“慎独”一题,选手引经据典,提出要严格要求自己,在现在世界浮躁,不能做表面文章,要有深刻的修养;亚欧1队在阐释“浩然之气”时,提到不能急功近利,从错误中学习。老师也建议大家做事要“有义有道”、要“养气”,赢得在场观众的掌声一片。短暂时间内将《梦江南》英文译回汉语的人文1队,博得了满堂喝彩;
台上各个是高手,台下观众也是卧虎藏龙,无论是抢答环节还是互动环节,观众都积极参与答题,表现出极高的人文修养。
本次决赛共设一等奖一队,二等奖两队,三等奖三队,最终,亚欧ohlala凭借在决赛中的突出表现摘取了桂冠。人文学院的两支队伍获得二等奖。他们将代表北语参加11月份北京市的人文知识竞赛。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知识竞赛是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校级竞赛,也是我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所设立的竞赛。它不仅是展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舞台,也是丰富参赛者的知识、广交益友的平台。许多选手表示,参加人文知识竞赛就是不断认识自己,充实自己的过程,使自己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