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北语围绕“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具有更高社会影响力的北京市品牌学校”的发展定位,通过举办石油附中校本课程建设启动会和培训会、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等多种方式的合作,积极支持石油附中校本课程建设,切实提升了石油附中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3月10日,北语新学期支持石油附中校本课程建设启动会在石油附中举行。石油附中孙玉柱校长、北语校办副主任展明锋、石油附中教学处副主任程敬云以及本学期参与校本课程授课的北语师生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展明锋副主任在启动会上对参与授课师生提了四点要求:一是精心授课。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只有备课时保质保量、字斟句酌,上课时才能打动孩子们的心弦。要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学习的意识,一种快乐的态度,一种人文的情怀。二是虚心学习。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先当学生,再当老师。要做一个打开心扉的人,要向附中的教师虚心学习,严格遵守附中关于教学的规章制度,用心体会石油附中教育的特色和魅力。三是充满爱心。爱与责任是教育的真谛。用心,用情,用爱,全心全意服务于学生成长。教育重在育,呵护、关心、尊重、包容。衡量一门课是否成功,标准有许多,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在学生的回忆中,爱上这门课。四是有机结合。不要把教学看成额外的任务和负担,而是所学知识运用的舞台,社会实践的平台,与自己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相结合。他强调,大家要带着目标来,带着任务来,带着问题来。有目标,有任务,有问题,才会有好奇、激情、兴趣,才会有收获、快乐、成长。大家是一个团队,是一个大家庭,要有团队荣誉感和归属感。学校会定期组织培训和活动,增强大家的团队意识。
3月10日,我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石油学院附中初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心理健康”选修课正式开讲。这是我校支持石油附中校本课程建设的新开课程,旨在通过生动多样的活动与深入浅出的讲授,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以提高他们对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意识及水平。我校校办副主任展明锋等走进课堂,认真听课。
我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王颖老师介绍了课程团队与课程概况。课程团队成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我校心理协会以及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助教,均经过面试与试讲环节。本课涵盖12个主题,分别为 “情绪的体验”、“学习这件事儿”、“在合作中成长”、“提升自信”、“朋友啊朋友”、“寻找未知之旅”、“花儿与少年”、“体验心理剧”、“我的未来不是梦”、“优雅说不”、“家”、“珍爱生命”,均与初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契合。本学期的“心理健康”课共有13名初二学生选修。根据学生特点,老师们对课程进行精心准备,为同学们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各类活动中,让同学们收获心理学知识,获得成长、丰富生命的体验。第一次课由颜媛老师讲授。自我介绍后,颜老师带领大家展开了名为“乌鸦与乌龟”的热身游戏,这让同学们充分体验了在游戏中自己释放的各种情绪,将大家参与的热情与好奇全部调动出来,并很好地引出今天的主题“情绪的体验”。
“心理健康”课为同学们带来了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大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很多同学表示,这次课让自己充满了喜悦和期待。课程结束后,我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组织课程团队在附中会议室展开研讨,并对课堂进程与学生情况分别与附中李淼老师进行了交流,为课程的顺利进行和品质保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渠道。
3月17日下午,北语支持石油附中校本课程建设培训会在附中实录教室顺利举行。培训主讲人为附中骨干教师李淼老师,参与本学期校本课程活动的北语师生2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以“中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简介及实施策略”为题,李淼老师详细介绍了中学校本课程的定义和定位,以及基于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等内容。在谈到课堂设计时,李老师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时间分配以及课堂关注点等内容进行了细致详尽的讲解。以教学方法为例,李老师提醒大家不仅要掌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要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李老师以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运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形象地指出中小学教学所特有的特点和老师们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尤其是陶瓷史课的“破碗”案例,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李老师以先贤孔子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学校本课程的深刻内涵,那就是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觉地投入到对知识的学习中去。清晰的逻辑和课堂主线,欢快的课堂氛围,有趣的教学案例激发起大家浓厚的兴趣,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也会努力把今天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将来的教学工作中去。培训会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启动会现场

培训会现场

培训会现场师生互动

第一堂心理课

王颖老师介绍课程

同学们认真听讲

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