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2日早上8点30分,第12届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个人赛在北京语言大学展开激烈角逐。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41支代表队,共派出150余名选手们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此次个人赛。
个人赛比赛时长为6个小时,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5道试题。为确保比赛公平,据悉,本次大赛所有的试题共翻译成各个参赛选手熟悉的18种语言。个人赛试题包罗万象,内容涵盖语音知识、历史语言、句法学以及人造语言。参赛者需要通过运用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去破解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奥秘。
我国最早正式接触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在2011年,于2012年正式加入该项国际赛事。随着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当中。今年,参赛人数相较去年显著增加。中国代表队的全国选拔赛通过在线考试进行,从900多名参赛选手中,选择获得一等奖的40多位选手进行培训。再优中选优,通过面试等多个环节选出8位正式的参赛选手代表中国参加本届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
本届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首次在中国北京举办,北京语言大学作为主办方之一,热诚欢迎八方来客,同台竞技,同时展示我校“小联合国”多元文化融合特色,带领参赛选手共同领略东方古国独特魅力。

监考老师分发试卷

赛场秩序井然

选手认真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