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暨国家语言与翻译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开班

发布时间:2014-05-17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5月16日上午,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数百位专家聚集在北京语言大学,共同参加“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暨国家语言与翻译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开幕式。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孙建华、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所所长黄卓越分别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演讲。

  此次研修班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中国翻译协会和北京语言大学共同举办,旨在使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从事各语种文化翻译的专家学者艺术骨干之间进行交流探讨,打造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从而研讨问题、分享经验,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参与更多的中外文化互利项目,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以更有利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部外联局张爱平局长在致辞中说,今年是我国进行深化改革的初年,我国对外文化工作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我国将会拥有丰富多彩的改革成果。我们将不断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积极深入推动中国文化交流与贸易,为全世界爱文化关心文化的朋友提供便利的条件和更好的服务。举办这次研修班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将有助于实现中外市场文化的互通、互建和互融。

    中国译协名誉理事刘德有表示,这次会议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我国当前的需要,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传播、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要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他呼吁全社会,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出发,进一步重视翻译工作,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并对于这一千秋大业继续给予关心和大力支持。

  崔希亮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文化的翻译与传播离不开语言。北京语言大学每年有近一万人次、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这些留学生是我们的培养对象,将来他们可能会成为翻译队伍中重要的力量和重要的资源。北语在海外承办了16所孔子学院,帮助海外其他国家建设中文系。北语能够为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和传播,增加我国语言竞争力,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他预祝此次研修班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秘书长王刚毅,文化部前副部长、中国译协名誉理事刘德有等嘉宾相继进行了精彩致辞,对于本次研修班的举办给予了极高的期望。

  开幕式中场播放了中国作协专门为本次研修班编制的短片,回首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工作数十年来的风雨历程。随后大会进入下半场嘉宾主旨演讲部分。外交部翻译室前主任陈明明大使首先进行主旨演讲,他从其自身从事翻译能力建设这个工作的角度,认真地表达了其对于如何做好政治翻译的感受,再次强调本次研修班对探讨加强翻译能力建设,克服国际社会文化障碍的重要性,并提出数条宝贵建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闫成胜副司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杨庆存副主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范军副院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马博辉副总编、商务印书馆周洪波副总编以及新华社音视频部陆小华副主任相继进行各自领域内关于文化翻译与传播主题的主旨演讲,讲话内容切入点各异,内容丰富而有针对性,意义深刻,引人深思。

  当日下午,部分语种的分会交流即于北京语言大学主楼、会议中心、逸夫楼学术报告厅等多个会场有条不紊地开始进行。人数最多的英语组首先安排进行了集中主旨发言与研修,后设置了多个专家组进行分组细致研讨。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邵峥、中国日报评论部评论员朱渊以及来自中国文联、中央民族大学、网络译配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进行了相关主题的发言,对于运用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以大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探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外交流与合作等问题都进行了具体详尽的发言与交流。与此同时,不同分会场进行的语种研修还有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日语、德语、韩语等,研修会上,不仅到场的专家学者们针对各自研究的语种领域进行了其个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更有面向参与研修班的不同年龄层研修学员的答疑解惑环节,使学术研讨氛围愈发浓厚。

  “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暨国家语言与翻译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将持续三天。此次研修班自筹备以来,得到的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和翻译界同行们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以及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和中国广播电台等单位所做的大量认真细致的具体工作,各单位抽出业务骨干的专业支持和近50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周到服务。

与会嘉宾

与会嘉宾

张局长致辞

张局长致辞

崔校长致辞

崔校长致辞

与会专家

与会专家

会议现场2

会议现场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