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党委理论中心组进行专题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在考察北京大学时的重要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讨。崔希亮校长主持专题学习会。
中心组成员一致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从如何发扬五四精神、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如何培育中国梦的实现者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在传承和升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奋斗目标。讲话意义深远,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中心组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紧密围绕“立德树人”,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失德行为,从个人品德、国家德性、社会德行三个层面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既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时代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
中心组认为,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落实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个层面。其中,文化自觉是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文化自强是中华民族奋斗的远大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
中心组结合北京语言大学“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和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提出可以把“君子文化”、“君子风范”作为引导广大师生向上、向善、向美的一种追求,让学生经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人文情怀的中华文化传播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德育人”,于润物细无声中传播、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明传向世界各地。
崔希亮校长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精华,我们对传统文化应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坚持自我纠正、自我更新的做法,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凝聚人心的力量,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我们不能数典忘祖,而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努力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优秀人才。
5月6日,北京语言大学团委将举办中外学生座谈会,围绕“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学校第十四期团校将开设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解读习总书记《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