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月5月6日崔希亮校长出席了在扬州召开的教育部第十一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外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就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外交工作的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的要求以及中非论坛、中阿论坛、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下有关教育领域的承诺。来自全国近100多所大学或教育机构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会议主旨发言中对当今教育援外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指出教育援外工作是国家整体援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提升质量,优化结构。未来教育援外工作需要在提升能力、形成合力、发掘潜力等几方面有所突破。
在分组讨论中,崔希亮校长重点介绍了我校承办“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与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合作的情况,其中包括两校合作学术研讨会、人员交流、联合培养、教材出版等方面的内容。崔校长还就援外工作中教师派遣的瓶颈、非通用语种的缺口、涉外精英人才的培养、体制和机制的设计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扬州大学夏锦文书记、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外交部非洲司卢沙野司长、中联部协调局李力清参赞、商务部援外司余应福副司长、国家汉办马箭飞书记、以及教科文全委会秘书处、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代表介绍了有关工作开展的情况和未来工作的思路。教育部国际司张秋琴司长指出未来的教育援外工作应加强顶层设计,相关单位应提升认识水平。需要加强政策方面的引导,完善制度设计,完善分工协作和资源统筹。
会议结束后,崔校长应邀为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师生作了有关认知语言学的精彩学术讲座。他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不同思想,通过教学中的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不同语系在语言认知方面的差异,以及其所影射出来的与文化、心理有关的知识外延。在最后的互动阶段,崔校长还现场解答了现场学生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及对实用性教材采编方面的问题,受到在座师生的热烈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