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几位身着戎装的“最可爱的人”走进北语,为春意盎然的校园更添一份生机。应外国语学院邀请,来自北京卫戍区66329部队的救火英雄邓帅和其他几位部队官兵组成的先进事迹报告团在逸夫报告厅为北语学子做了一场生动的报告,展示了当代青年军人的风采。报告前,党委副书记赵旻亲切会见了报告团成员。外国语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老师及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聆听了报告。
出生于1991年的邓帅,是北京卫戍区某迎外团的下士班长。今年农历大年初一下午,正在老家河南邓州休假的邓帅目睹街头的一家加工店发生火灾,面对屋内随时可能爆炸的液化气罐和氧气罐,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用脚踹开大门,先后将两个已经发烫的气罐扛出,并带领群众将大火扑灭。 英雄救火的壮举,经全国30多家媒体报道后,不仅深深感动了家乡群众和北京卫戍区广大官兵,也深深感动了北京高校广大师生,并且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邓帅被誉为“最美警卫战士”、“雷锋式警卫战士”。
宣讲台上,邓帅回顾了自己救火的过程和心理历程。面对社会各界的美誉,他始终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和一颗平常心:“这,是我应该做的”,“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是当代军人的使命”。
邓帅所在班副班长、所在连连长以及最早发掘和报道邓帅事迹的河南法制日报社记者先后登台作报告。他们的报告呈现了邓帅在军队训练、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揭示了北京卫戍区英雄辈出的优良传统。邓帅所在外事团副政委由衷地说,邓帅成为英雄很偶然,但又很必然。邓帅的家乡河南邓州素有“雷锋城”的美誉,邓帅的家人乐于助人、古道热肠,成为军人的邓帅更是刻苦训练、热爱理论学习,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不断成熟。邓帅用实际行动体现了雷锋精神和当代青年军人的风采,践行了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光荣称号。
同为90后,邓帅用他的忠诚和英勇打动了台下的北语学子,他们静静地聆听着报告,也深深地思考着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据了解,66329部队与外国语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于2012年初步建立了红色1+1共建关系,此次邓帅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北语,以别开生面的形式给同学们上了一节生动而深刻的党课。

“救火英雄”邓帅作报告

给英雄献花

赵旻副书记接见报告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