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教育部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分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卡塔尔驻广州领事馆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阿拉伯语日庆典暨“郑和与丝路文化”全国高校阿拉伯语征文比赛颁奖典礼在北京语言大学隆重举行。

颁奖仪式现场
教育部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阿拉伯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院长罗林教授,中国文化译言网主任徐宝锋教授,卡塔尔驻广州总领事阿里·哈吉里博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今日中国杂志社的3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上述高校的200余名师生共同出席庆典。
此次比赛共收到全国29所高校100余篇参赛征文。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认真筛选,最终37位学生的作品获奖。其中,北京语言大学孙雪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韩弘业荣获一等奖。

教育部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阿拉伯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院长罗林教授致辞
罗林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外语语种之一。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2月18日设立为“世界阿拉伯语日”,本届阿拉伯语日的主题为“阿拉伯语与科学”,旨在让更多人关注阿拉伯语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史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译言网主任徐宝锋教授致辞
徐宝锋教授对本次征文比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希望各校专家学者借助中国文化译言网的平台,积极投入中华文化外译工程,为“一带一路”建设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卡塔尔驻广州总领事阿里_哈吉里博士致辞
卡塔尔驻广州总领事阿里·哈吉里博士表示,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延续千年,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互通有无的商贸要道,更是两个民族互学互鉴的文化长廊。古有郑和率领船队,一路向西,多次到达阿拉伯地区,见证中阿经贸、文化合作的发展。今有“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享、共建,进一步深化中阿各领域合作,中阿人民世代友好。本届征文比赛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吸引了更多喜爱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年轻学生,他们将是中阿友好的使者,将是中阿友好的未来。
颁奖仪式上,来自各校的同学们表演了朗诵、歌曲和舞蹈。来自各校的阿语院系领导也做了精彩发言。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附“郑和与丝路文化”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
孙雪洋 | 北京语言大学 |
韩弘业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二等奖 |
王安琪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蒋婧 | 北京大学 |
王嘉轩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杨婉莹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李桂群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三等奖 |
沈硕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李楠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付月秋 | 黑龙江大学 |
刘桢玮 | 北京语言大学 |
周旭泰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姚梦颖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张粟岚 | 北京语言大学 |
仰笑天 |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 |
林建杰 | 浙江工商大学 |
杨盾 | 中山大学 |
优秀奖 |
王天丰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钟羽佳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李晓庆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韩旭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刘国熙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张枫琳 | 广外南国商学院 |
汪依然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马杰 |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
于世健 | 临沂大学 |
顾逸凡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
高莉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郑江涵 | 北京语言大学 |
刘佩仑 | 石河子大学 |
马庆斋 | 西北民族大学 |
王昕朴 |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 |
荣榕 |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
金展鹏 | 浙江工商大学 |
洪砺 | 北京语言大学 |
桑亚萌 | 宁夏大学 |
童贝贝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