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译”思博智,指点迷津——Daniel Gile教授为北语师生作首场讲座

发布时间:2016-10-14  新闻来源:高翻学院 

    10月10日下午,巴黎新索邦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院终身教授、国际著名口译研究学者Daniel Gile教授于北京语言大学教一楼209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这也是Gile教授10月8日至14日访问北语进行的两场公开讲座的第一场。本次讲座的主题为“An overview of global research into interpretingfrom the 1970s to 2016”。

“译”思博智,指点迷津——记Daniel Gile教授北语讲座(一)1085

 

 

Daniel Gile是巴黎新索邦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校终身教授,现任欧洲翻译研究学会主席。他是国际公认的世界最顶尖口译研究学者之一,同时也是一名资深译者/译员,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Gile教授发表论文多达250余篇,著有《国际会议口译研究》《翻译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模式》《笔译训练指南》等学术专著,也是多本口译论文集的主编之一,且身兼《Meta》和《Target》等学术期刊的客席编辑,在国际口译研究界具有极大影响力。

“译”思博智,指点迷津——记Daniel Gile教授北语讲座(一)1088

 

Daniel Gile 教授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口译研究的演变,清晰地再现了口译研究一步步的发展历程。他认为语言仅仅是一个工具,口译需要认知、理解和分析,所以一名出色的会议口译员不等同于一位语言学家。Gile教授谈到译员就像讲话人的第二个自我,充当着传递信息的关键角色,口译理论研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知行结合,观察反思,偶尔借鉴一些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并以巴黎高翻为例,讲述了最初口译理论的主要应用方向——培训。

“译”思博智,指点迷津——记Daniel Gile教授北语讲座(一)1090

 

Gile教授简单罗列了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和巴黎高翻培训模式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培训将高精尖人才作为主要培养对象,课程设置注重实战。Gile教授向台下师生分享了推动口译研究演变的因素,回顾了过去二十多年来口译研究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许多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其中就包括对文字笔译的研究。口译研究不断拓展,Gile教授认为这势必会更多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Gile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详尽地回答了同学们关于口译方面的困惑,有的涉及怎样处理客户意见与自己观点之间的关系,有的讨论了中国高校MTI和MA教学的现象,有的则关注了科技发展与翻译未来之间的关系,其他问题更是涉及口译工作与研究的方方面面。提问者都得到了教授细致的解答和耐心的指导,听众们开拓了视野,加深了对口译的认识。

两个小时的时间在思想的碰撞中转瞬即逝,Gile教授诙谐幽默的语言,细致详尽的阐释,以及听众们积极踊跃的提问,将讲座的气氛逐渐带入高潮,本次讲座在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