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秘书长康浩详解我国电视界的危与机

发布时间:2016-09-28  新闻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周辛欣 

DSC_0280

康浩秘书长讲座

 

    9月27日下午,由北语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的第53新闻传播学前沿论坛教五419举行。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秘书长康浩以“当前中国电视界的危与机”为题,为北语师生做专题讲座。

康浩秘书长从中国电视界的问题谈起,重点分析了人才流失和观众流失给电视界带来的困境。一方面,许多电视节目的骨干因为长期只能写“命题作文”,自己的思想无从表达,因此从电视台辞职,还有一些电视精英被爱奇艺、搜狐、乐视等用高薪挖走;另一方面,中国电视观众数量经历了从2003年的峰值10.5亿下降到8亿的变化,观众的流失是最主要的危机。康浩秘书长指出,电视的职业“DNA”中有为家庭娱乐服务的成分,但是现代社会许多家庭关系被打乱,以流失在各地的农民工为例,3.7亿农民工对应的至少是1.5亿个家庭,可以造成6000万电视观众流失,这是观众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电视业管理政策和节目自身的因素也导致观众的流失,如老师和家长不允许孩子看电视,有些电视界的从业者也在电视上说看电视的“危害”,造成了许多潜在观众的流失;电视节目质量的下降也使观众失去了看电视的兴趣。

“‘危机’是一个组合词。”康浩秘书长表示,中国电视界不仅面临问题,同时也存在着机遇。想要谈电视的机遇首先要了解电视的业界,其中包括电视台、专业制作公司等电视机构,专业人员以及很少有人关注的电视机厂商。“全国600家电视台,平均一个台6个频道,3600个频道一天24小时播出,一年起码节目量8万小时以上。现在一年有16000集电视剧,平均1小时的节目需要30个人。8万小时大概需要200万人。”电视业界蕴藏着无限的机会。

    康浩秘书长最后建议,现在互联网很方便,电视界要关注节目形态,善于借鉴和创新,为电视产业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他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寄予厚望,“希望你们以后能成为媒体的管理者、创造者。”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