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3日,美国爱荷华大学沈禾玲教授在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作了题为“探索初级汉语字词教学模式:走向主动学习”的讲座。中心主任张博教授、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专职研究员孙德金教授、江新教授等校内外师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王建勤教授主持。
讲座内容以主动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初级汉语自主教学模式。沈教授先介绍了主动学习理论,认为主动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机会让学生身处其境地组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部分,沈教授还提出了实现主动学习的条件,即有指导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这两者都是美国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的过程-导向教学所要求的。接着沈教授具体介绍她所完成的关于主动教学模式在汉语字词课堂上的运用的个案研究,该研究以分析识别与主动学习相吻合的教法,结合理论与实际分析各种教法的适用性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法、问卷法、材料分析法和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初级汉字课教学观摩,研究总结出适用于主动教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分建立联结、分析部首、进行比较、进行分类、双编码加工、学生自编故事、与真实生活情境建立联结和自导式发现八大类,一共二十项具体教学方法。
沈禾玲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研究视角新颖独特。在提问环节,师生们表示颇受启发,同时就研究方法、主动学习理论及研究得出的教学方法等问题与沈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