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郭风岚教授在人文学院作了题为“社会语言学——焦点、方法与主题”的专题讲座。该讲座由教务处和人文学院联合主办,是人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讲座之二。人文学院2009级对外汉语本科生以及我校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郭风岚教授用话语标记“这个”“那个”及相关研究导入本次讲座,结合经典研究案例和论文,分别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焦点、方法和主题。主要内容包括:(1)语言与社群、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焦点;(2)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而直接法又包括田野调查和实验法。(3)社会语言学的主题包括:语言变异与变化;语言生活与语言态度;语言生态与语言资源;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其中语言变异与变化是社会语言学的核心课题。
在讲座过程中,郭风岚教授还将以上研究与现实结合,分析了某些国家的语言政策、语言和方言的濒危和消失现象等。除此之外,她还指出了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些薄弱环节,鼓励同学们扩展视野,大胆尝试,并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与郭风岚教授互动、交流,气氛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