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4-18日,第15届国际语音信息处理大会INTERSPEECH 2014在新加坡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张劲松教授带领学生参加了本次大会。
Interspeech的主题是关于人类语言科技研究的诸方面,涵盖了从语音学、语言学基本理论研究到语音语言工学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从参会人数规模和学术影响力而言,都是本领域顶级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该会议由国际著名学术协会ISCA(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主办,本次委托新加坡两家学术机构承办:the Chinese and Oriental Languag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和 the Institute for Infocomm Research, A*STAR。 在投稿过程,会务组收到了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剑桥大学、东京大学、谷歌研究院、微软研究院等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1,173篇全文投稿。在审稿阶段,会务组织了全球近千名本领域专家,对每篇稿件安排了至少3位专家评审。最后,大会录取了614篇论文与会发表。本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人数将近1300人。
在本次会议上,由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和信息科学学院合作的语音研究团队共有两篇论文成功入选:
-
Min Liu, Shuju Shi, Jinsong Zha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coustic Correlates of Tone2+Tone2 Disyllabic Word Stress in Mandarin”.
-
Richeng Duan, Jinsong Zhang, Wen Cao, Yanlu Xie,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SR-based Detection of Chinese Mispronunciation by Japanese Learners”.
除了进行论文发表,张劲松教授在此次会议上,还应邀主持了“Phonetics and Phonology”分会场主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