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语新闻网7月19日电(通讯员 石乙然 摄影 贾丽丽)开罗时间7月13日,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夏季中小学汉语兴趣班圆满结课。本次兴趣班课程于6月24日开课,历时三周,面向8至15岁的埃及中小学生授课。

在兴趣班开课之际,孔院外方院长哈桑·拉杰布教授在课堂上对同学们表达了诚挚的鼓励。他热情地与孩子们互动,用中文微笑着向学生们打招呼,亲自教大家说“你好”。孩子们跟着他认真练习,教室里回荡着一声声稚嫩而整齐的“你好”,气氛轻松而温馨。这堂特别的“第一课”让学生们倍感亲切,也激发了他们对汉语的好奇与兴趣。

此次兴趣班分为小学班和中学班,小学班教授了汉语语言基础知识,并结合剪纸、书法、中国结等实践内容,寓教于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经典中文歌曲《茉莉花》的演唱课程,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逐字学习歌词,不仅提高了语感,也体验了中国民间音乐的优美与含蓄。



“我最喜欢剪纸课了,老师老师,我们下节课还能继续剪纸吗?我想把那些图案都剪出来,还想剪给我的家人!”来自小学班的茉莉小朋友在上完剪纸课后兴奋地说。结课那天,她特地跑来向我展示自己的新作品,脸上满是骄傲和喜悦。她还认真地说,下个学期如果孔子学院还开课,她一定还要报名参加。
在课程进行期间,苏伊士运河大学纳赛尔校长也专程走进教室,鼓励正在上课的孩子们。他不仅赞许了学生们编出的中国结,还亲切地与学生们进行了交流,激励大家继续努力学好汉语。在中学班的歌曲课堂上,校长认真聆听了《茉莉花》的练习,对孩子们的中文发音和演唱表现表示认可。

三周时间虽短,但孩子们在这里收获了知识、友谊与快乐。他们不仅学会了基本汉语表达,更亲手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结课当天,中学班的同学们合唱的《茉莉花》,歌声悠扬,赢得了阵阵掌声,小学班的孩子们则展示了自己的剪纸“熊猫”。一句句“谢谢老师”和一幅幅富有童趣的手工作品,承载着他们三周以来的努力与热爱,也展现出他们对中华文化最纯真的理解与感悟。
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一直致力于推进本地汉语教育与中埃文化交流,未来也将持续开展适合各年龄段的语言与文化活动,为更多埃及青少年搭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




编辑:陈思远
审校:姚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