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由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中国标准化协会技术传播委员会、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技术传播大赛在北京大学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高级翻译学院翻译专业(本地化方向)本科生朱莹同学担任组长的团队获得一等奖,王可欣同学所在团队获得二等奖,梁紫君同学所在团队获得三等奖。北京语言大学荣获最佳组织奖,指导老师韩林涛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

比赛在初赛阶段吸引了全国1360余名选手报名参赛,其中排名最高的40名选手进入决赛,在决赛中以小组形式完成比赛任务。我校高级翻译学院翻译专业(本地化方向)本科生朱莹、王可欣和梁紫君三位同学进入决赛。决赛阶段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建忠、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秘书长李旭、北京大学语言信息工程系副主任俞敬松、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讲师高志军、美国代顿大学教授李晓黎、科多思(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张勇、PingCAP技术写作部门负责人金坤、百度机器翻译技术负责人何中军担任评委。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技术传播大赛是全国唯一针对翻译技术和技术传播的大赛,该项赛事为国家级大赛,每年举办一次,接受海内外普通高等学校在读或毕业两年以内的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报名,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与传统的翻译大赛不同,该项赛事不仅考察选手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还重点考察选手的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编程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此次大赛的初赛为个人项目,题目分为英汉互译和技术传播两个部分。决赛则以五人一组完成小组项目,试题由单页面内容设计与开发、软件用户手册撰写及内容翻译三个部分组成。 决赛环节要求各小组依次展示本组决赛成果和项目完成过程,并由评委进行现场进行提问、点评和打分,最后评选出大赛决赛奖项。

合影
决赛中,高翻学院的三位同学凭借着优秀的技术水平和语言水平,在各自所在小组内都出色完成了相应任务,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充分展现了北语学子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北京语言大学是国内唯一一所在翻译专业本科阶段开设本地化方向的学校,于2015年首次开始招生,学生在校期间同时学习翻译类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由高翻学院和信科学院师资同时授课并指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