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线上课程自2月24日正式开始后,信息科学学院老师们自主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随时在微信群分享开课情况。在线上开课第一周顺利结束后,信科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线上会议,对线上教学进行总结并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及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目前,信息科学院各门线上课程均稳步开展。
自二月初发布《北京语言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的教学工作方案》之后,信息科学学院教务办即认真落实部署,周密组织,信息科学学院的各位老师也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探索多种线上教学模式,并对各平台功能进行学习及测试使用,涉及的平台有:北语慕课、雨课堂、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钉钉、ZOOM、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不仅如此,各位老师还在学院的微信群里及时分享测试及使用经验。教务办也在公众号中分阶段按需求推出共计十余篇与线上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关的推送文章,帮助教师们进行线上教学准备。
赵慧周老师负责三门课程:大二信管专业必修课《管理信息系统》、大三信息科学学院专业选修课《Internet与Web技术概论》、全校公选课《网页设计基础》。
赵慧周老师有多年线上教学实践经验,她一直使用北语慕课平台,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过2期MOOC和一期MOOC+SPOC,也在线下课堂使用过雨课堂进行课堂管理。从2月初开始,在各种培训群里爬楼看经验,阅读各种软件的对比测试报告,最终以“平台稳定性”“授课平台聚合性”“学生学习自主性”为主要考量,以微信群为师生联系托底平台,在2月中旬确定了三门课程的主选线上教学方案。
《网页设计基础》公共选修课,MOOC+SPOC+翻转课堂授课。通过北语慕课平台做课程引导,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进行自学和SPOC互动直播,借助微信群答疑。《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必修课,引入复旦大学该课程“教学示范包”,基于北语慕课平台,通过每周学习指南指导学生学习,微信群答疑。《Internet与Web技术概论》专业选修课,以课程项目为学期主线,自录基础知识讲解视频,以优质网络课程和网络资料支持个性化扩展学习,基于北语慕课平台,通过每周学习指南指导学生学习,微信群答疑。
于东老师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信息科学学院的核心专业课之一,课程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点多,难点多。多年以来,该课程一直采用 “手把手、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要将该课程转移到线上,面临几方面挑战。首先,课程内容前后关联度非常大,一旦中间章节知识点脱节,会导致后续内容难以为继。其次,课程重视实践,以往采用机房授课,有统一的编程环境,转为在线授课后,编程环境成为一个难题。最后,课程需要随时沟通交互以检验教学效果,而传统的在线教育如在线慕课往往缺少师生之间的实时交互。针对以上问题,于老师分别提出了“在线MOOC+直播答疑+打卡实践”的解决方案。首先,利用前期录制的在线教学视频,在北语慕课平台搭建完整的在线MOOC教学平台,内容包括了理论、实践、习题讲解,并建立了相应的题库资源。这样就可以充分解决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脱节”问题。在此基础上,于老师把课程教学流程改为“线下预习+线上直播串讲+钉钉群答疑”的模式。在课堂开始前,让同学们预习MOOC内容;课堂时间内,采用钉钉群直播的方式,串讲内容,点拨重点难点,并且随时提问和答疑,增加了交互;然后利用钉钉群的“学习圈子”功能,完成答疑。在实践部分,借助“力扣(LeetCode)”平台所提供的线上编译器,保证了所有同学都可以方便在相同的平台上进行编程实践。
经过两周教学,于老师开始喜欢上了在线教学过程。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必不可少需要“照本宣科”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这种方式很难照顾到所有同学的学习过程。而采用在线MOOC教学之后,可以抽出更多时间进行沟通交互和教学效果反馈。北语mooc、钉钉课程群、力扣编程环境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大大提高了在线教学的可行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沟通的成本高、效率低,还无法和线下课程相提并论。但学生反馈来看,学生们反而喜欢这种网络交互方式。可见,线下严肃安静的课堂是有些抑制学生学习和交互的,反而在线上,会有更多的意见和问题提出。
石嘉明老师有两门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和《数据挖掘》,主要讲讲《数据库原理应用与技术》的准备工作吧。这门课是这学期新改为4学分的一门课,18级全体同学上课,再加上一些重修的同学,课程人数达到了190多人,由于本课程这学期更换了新的教材,本身的备课工作量就比原来要大,赶上这次疫情停课不停学,所以要将原来课下的讲课内容翻转为课上授课,工作量巨大。根据平时使用线上教学的体会和未来课程的延续性,石老师选用北语慕课(学习通)做为主平台,教学环节在此展开,要求学生同时在中国大学MOOC上学习教材作者开设的同一门课程。
在课程内容开始前,为学生录制《这门课程都讲啥》《线上学习方式》等课程导学视频,考虑同步课堂网络不稳定造成原计划不能实施的可能,在教学环节准备了导学视频、在线讨论、在线测验、问卷、签到等环节。这些环节都有相对严格的时间点,目的是想让学生虽然没有在课堂上,但是让他们感受和在课堂上有同样的节奏。设计环节并都放到线上工作量真实不小。
上课一周后,小部分同学反映时间卡的有点短,容易错过。本来设计的初衷就是课堂的节奏,但可能每个同学的环境不同,不能保证全员按计划实施,容易挫伤有些很认真的同学的学习感情,后续时间点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