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前校长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教授画展在北语开幕

发布时间:2016-06-23  新闻来源:孔子学院事业部 

6月20日,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前校长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教授画展开幕式在我校举办。此次画展历时十天,由我校孔子学院事业部和艺术学院共同举办。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新汉学研究工作处处长周卉女士、综合文化处处长朱丹、欧洲孔子学院处代表王蕾、保加利亚共和国驻华大使普拉门 . 舒丘尔利埃夫及夫人、保加利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领事伊万茨、保加利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处长Denitsa Cherneva 、孔子学院总部高级顾问、保加利亚大特尔诺大学前校长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教授、保加利亚大特尔诺大学孔子学院院长Mandova Iskra、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北语科研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学生处、艺术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外国语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等各部门领导和代表以及中保艺术家代表、学生代表等出席活动。

 

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校长

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校长致辞

开幕式上,我校校长崔希亮教授祝贺画展的成功举办,感谢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保加利亚驻华使馆给予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并向出席艺术展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崔希亮校长表示,此次画展是中国和保加利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在孔子学院平台上所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国和保加利亚是传统友好国家,两国的教育文化交流、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希望通过今天的画展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间的互相了解和友好交流。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普拉门 . 舒丘尔利埃夫先生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普拉门舒丘尔利埃夫致辞

 

保加利亚共和国驻华大使普拉门舒丘尔利埃夫表示,艺术和教育是两个国家间友好的桥梁。中国和保加利亚都拥有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艺术成就,两国的年轻艺术家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自己文化的风貌。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教授的创作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把中国和保加利亚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中国和保加利亚将互设文化中心,进一步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DSC_3315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致辞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表示,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教授是一位非常热情的孔子学院事业的推动者,2012年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大特尔诺大学孔子学院成立。这所孔子学院正在稳定健康地发展,目前汉语课程已经成为这所大学的学分课程。作为一位艺术家,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教授用鲜明的艺术语言,绘画中融合了中保艺术特色,让更多的其他国家的人了解中国。

    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教授,保加利亚杰出的艺术家、教育学家和社员。现任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圣•基里尔和圣•麦托迪大学(简称:大特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理事长,曾担任大特大学校长(2007-2015)、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高级顾问。

               普拉门_列格科斯图普教授为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女士讲解画作

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教授为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女士讲解画作

 

此次画展展出的作品包含了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教授在1980年到2016年所创作的49幅画作,这些画作分为三类:经典版画;绘画;电脑绘图。作品反映了普拉门在保加利亚传统艺术、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中保艺术文化和谐交融的研究和思考。绘画作品“中国印象”是作者中国主题中的第一部作品,描绘了普拉门2010年访问中国的情景,其中包含了他第一次访问中国的签证。受到中国历史和神话的启发,作品中出现了新的情节,龙、乌龟、佛塔和中国古代具有特征的陶瓷等形象交织在一起。画作“西安记忆”和“武汉记忆”体现了浓郁的中国风情,描绘了具体实在的历史地标建筑如西安的大雁塔和小雁塔、武汉的黄鹤楼。画作中背负黄鹤楼的鱼形象,也是来自长江的中华鲟鱼。

武汉记忆

                              武汉记忆

西安记忆

                                   西安记忆

中国印象

                                   中国印象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