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我校“中缅英三语互译系统”亮相总台和应急管理部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3  新闻来源: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语新闻网5月23日电通讯员 刘晓海)5月2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应急管理部共同举办的“与平安同行——防灾减灾公益项目成果发布暨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小程序上线活动”在京举行。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活动并致辞。我校党委副书记魏晖、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副秘书长刘晓海受邀参会。

慎海雄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应急管理部紧密协作,向全社会提供高效实用的应急信息公共服务,有力提升受众安全防范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总台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应急传播,进一步优化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预警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应急科普宣传。

王祥喜在致辞中表示,应急管理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本次发布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的重要举措,将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更加紧密贴近群众需求,更好发挥科普宣教作用,推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EFFBB

魏晖在活动中介绍了我校研发中缅英三语互译系统背后的故事。今年3月份,缅甸发生特大地震后,中国多支救援队伍赴缅甸开展救援,遇到很多缅甸语求援信息无法及时翻译的情况,我校韩林涛副教授火速组建团队,基于Deepseek在7小时内构建出中缅英三语互译系统,在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一共服务了700多人次的求援需求,充分利用了国产大模型超越想象的技术能力,为震后救援提供了语言服务保障。我校是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理事长和秘书处单位,后续,应急语言服务团将和总台国家应急广播、智谱大模型等积极对接,媒体、科技、语言服务三方携手,在应急语言规范化、应急科普多语传播、灾后心理抚慰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以AI助力应急救援。

今年4月2日,缅甸地震救援前线使用基于DeepSeek紧急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的消息被央视新闻报道后,迅速冲上热搜,一天之内阅读量过200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关报道:

首次用于地震国际救援!DeepSeek7小时攻克缅甸救灾语言关(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