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七点,新综合楼的707,《创业基础与实训》选修课程第二讲准时开讲。授课专家是又一位创业“大牛”——北京智学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徐中博士。徐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任经管学院EDP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科技企业总经理和大型国有企业团委书记等职,1999年开始创业,曾获国家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金奖,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创业导师。课程开始前,我校党委副书记王鲁新代表崔希亮校长为徐中博士颁发聘书,正式聘请徐老师为“北京语言大学创业导师”。
一个全新的创业时代已经来临
“我没有想到北语的学生有这么高的创业热情,现在正是创业的好时候!”徐老师本堂课的第一个主题正是“创业时代”。他引用挪威学者乔根·兰德斯(Jorgen Randers)《增长的极限》、《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等作品,从人类经济发展历史说起,说明世界物质资源的消耗,迫使各国转变政策来应对,日本、韩国等国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出了资源节约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在世界前列。眼光回到中国,徐博士从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出发,为同学们解读了近三十年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从政策变化、创业环境等方面提出,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将会带来可观的市场需求和更多的创业机遇——在中国,一个全新的创业时代已经来临。接下来,徐老师针对高校创业做了进一步说明,他说作为创业者,不断学习很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发掘创新点;大学生创业要选取对外依赖度比较小的业务。他结合北语的优势鼓励学生:“创业者的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是北语创业的主要优势,是其他高校没有的。”
创业者需要具备八项能力
“创业是机会导向”,徐老师通过美国学者霍华德·斯蒂文森(Howard Stevenson)对创业的定义开始了本堂课的第二个主题——“创业者的八项能力”。徐老师结合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的典型案例以及自己创业的亲身体验,指出作为一个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八项能力:机会识别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创新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和承诺能力。为了加深同学们的认识,他还随堂为每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性格测试游戏。游戏根据心理学大师荣格的理论,人的性格主要由决策过程偏好和信息获取偏好两个基本方面决定,可以测试出不同的性格色彩。更为有趣的是,经测试,《创业基础与实训》班上的同学,有三分之一以上属于“蓝色”性格,也就是“创新型”。在随后徐老师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解释中,同学们意识到彼此是基于同样的兴趣和志向走到一起,更坚定了对未来创业梦想的追求。
“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
徐老师在课堂上还专门预留半个小时用于和学生互动。五位正在创业或有明确创业意愿的同学就自己目前遇到的困扰与徐老师进行深入交流。徐老师先肯定了同学们的创业热情,最后一一作答,耐心教导开网店的同学采取“反季节销售”策略;指出具备语言特长的同学可以和具备技术特长的同学合作,开发翻译市场交易平台;还对创办小微企业如何“借力”,争取小额信贷都做了更为细致的指导。作为一位领导力培训的资深专家,徐老师用他谦逊的态度,真诚的讲述,展示出个人强大的感召力与领导力,并以身作则,告诉大家实现个人创业梦想的同时,更需要“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
《创业基础与实训》第二讲结束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后还围着徐老师提问直至至深夜十点都不愿离去。首开的创业课程,共启愿景,释放了北语同学们的创业激情;展望未来,让我们以更优美的姿态拥抱全新创业时代。

王鲁新副书记为徐中博士颁发聘书

讲课现场

师生互动

认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