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我校举办525心理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13-05-09  新闻来源:王欣玥 
    5月9日,由北京邮电大学的张平老师讲解的心理讲座在北语举行。本次讲座主要针对心理委员的辅导,内容丰富,形式有趣,寓教于乐。  

  张老师首先从具体可感的实际例子入手,列举了多起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案、他杀案等,从而阐明心理委员的主要职责。心理委员是学校为保障性目标而设立的,主要工作是排查,即发现同学们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在心里方面,陪伴学生们平安走过大学四年。以往我们对心理委员的认识,是开导与守护,帮助心理有困难的同学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但是由于辅导员和学生人数配备的比例,使得辅导员老师对于学生们的日常观察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这时,心理委员的职责便凸现出来,可以更好地留意到以班级为单位的同学们的较大的变化等。而一个人的心理塑造是一个大的工程,也需要比较专业的指导。我们要做的是大学四年的陪伴,而走向社会之后大家的心灵工程,还会经历新的历练。关于心理委员的具体工作,张老师精练地总结了“六个一”,分别是读一本心理方面的书;体验一次心理咨询;聆听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细心观察每位同学;做一些宣传;开展一次主题班级活动。

  而比较吸引同学们注意的是一些具体工作的展开方法,尤其是关于组织性工作的开展,例如如何开展主题班级活动。张老师介绍了室内和室外两种活动。以室外活动为例,可以开展心理小游戏,进行破冰暖身活动,诸如“大风吹”“名字串串烧”等。团队合作活动,如“盲行”等。情绪管理类活动,诸如“解手链”等。张老师尤其强调了主题班级活动的意义,开展活动是为了拉近大家的距离,为大家的生活创造阳光的氛围,也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发现并克服一些心理情绪。所以,畅谈对活动的感受就变得尤为重要,对活动的总结也是重要的一环。

  最后,张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出现心理危机时可以求助的机构或热线,并以一句温情的话,结束了讲座。“生活不要求我们带着爱的做伟大的事情,而是充满爱去做小事情”。当我们被目标式的情绪充满向着理想前进时,也要将自身塑造成一个充满爱的个体,去关注身边的人,传递小小的却温暖的爱。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