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新闻网10月10日电(通讯员 蒋旭谦 周嘉诺)为做好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帮助新生了解专业定位与发展前景,明确学习目标,提前筑牢大学学习根基,商学院于近日召开“我与系主任面对面”2025级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活动。

金融系系主任徐晓飞副教授围绕北语数智金融专业特色与培养方案展开讲解,从语言优势、金融专业知识、科技赋能三方面介绍专业亮点。她指出,金融学专业(数智金融方向)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顺应时代需求,课程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Python编程等科技元素,且依托学校“语言+专业+科技”三重优势,通过丰富英语课程、英文原版教材及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徐老师特别提醒同学们,要充分重视专业实行的学分制管理,提前做好时间与精力的分配,尽早规划大学四年发展路径,在专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在平衡学业与生活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

会计系系主任杜美杰副教授围绕会计专业发展历程、课程体系调整及学生成长规划展开分享。杜老师从专业二十余年发展脉络切入,详细解读了当前“国际准则+英语+IT”的课程模块设置逻辑,强调信息技术对会计行业的深远影响,鼓励同学们主动学习数据库原理、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同时明确双语教学中英语学分调整及中英文教材搭配的考量。针对新生关注的考证、实习、就业、考研等问题,杜老师结合专业特点给出建议,提醒大家不以考证为唯一目标,合理安排实习时间,重视大三下至大四的关键准备期。此外,杜老师就时间管理、学习方法、论文写作及竞赛参与等方面提出指导,希望同学们聚焦有效成长,做好规划,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竞争力,尽快适应专业学习节奏。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系主任陈蕾副教授围绕“安全、学业、发展”三大核心,为25级国贸本科新生介绍专业培养内容。学业方面,国贸系采用“小而精”的培养模式,能更精准地解决大家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对接个人发展需求;课程设置不仅覆盖国际贸易核心知识,更纳入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专业前沿领域,帮助同学们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同时,陈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企业实训等实践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数智化商贸人才。个人发展方面,陈老师建议新生合理分配学习、实践与生活时间,鼓励新生要学会在大学的成长过程中用心感受、总结思考,在循序渐进中实现个人成长。最后,陈老师祝愿每一位新生都能在大学阶段找准方向、主动作为,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管理系王岚教授围绕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培养核心,为新生系统讲解专业背景、学习内容及就业方向。她着重结合科技发展趋势,突出专业源于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服务营销与金融领域人才需求的特色,让新生清晰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王老师强调,适应专业学习需转变思维:既要克服对英语及双语授课的顾虑,理解其作为获取前沿知识途径的价值;也要从高中“刷题”模式转向大学“项目实践”,注重自主学习、时间规划与团队协作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王老师为新生提供制定学习计划、参与学科竞赛、充分利用学院路共同体资源等实用建议,现场解答排除疑问,鼓励新生通过多元途径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经济系系主任张原教授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学涯规划进行了系统介绍,重点突出了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分析与经济学理论融合的特色。张老师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突出了数据分析能力与经济学理论深度融合的专业特色,让新生清晰把握专业核心方向。她明确强调,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理解经济运行规律的根本,而突出的数理统计能力与编程技能则是适应数字经济需求的关键,二者共同构成专业培养的核心重点。同时,张老师鼓励新生在本科阶段不仅要学好专业基础课程,更要主动建立系统的专业思维,积极探索个人兴趣与发展方向,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关注跨学科知识等方式提升创新能力,为未来选择深造,或进入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国际经贸等领域就业筑牢坚实基础。
此次“我与系主任面对面”2025级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活动,通过系主任、老师们专业、细致地讲解,为新生搭建了深入了解专业的桥梁,有效缓解了新生入学后的专业迷茫,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方向与成长路径。未来,商学院将持续围绕新生需求开展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助力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融入专业学习,为培养高素质商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