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军队·下一站
――访09级新闻系退役兵温家林
黑色大背包,利落的板寸。白色T恤,衬得温家林原本在大学校园不多见的古铜色皮肤越发显眼。结束了两年的军旅生活,回到大学这座象牙塔。温家林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常常独自走在梧桐大道上。不同的是,在他耳中没有像多数大学生那样,时时塞着个耳机;手上也没有紧握着寸步不离的智能手机。他总是目不斜视,面无表情,腰背挺直,步履矫健。
象牙塔
途经风雨操场时,一阵欢呼让温家林突然停住了脚步。他的目光越过绿茵草坪、灼灼日光,久久停留在一群欢呼相拥的运动员身上,原本空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服兵役结束后,温家林回到熟悉的大学校园。当初和自己一起上大学的同伴们却早已各奔东西。每每看到操场上打闹欢快的人群,温家林总会回想起很多以前在大学的时光。
2009年9月,和所有刚刚结束高考,迈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一样,对于自己即将在向往已久的大学中开始的新生活,温家林心中满是好奇和憧憬。
各种社团活动、比赛、讲座、运动会、班级活动等等,多彩的大学生活让温家林目不暇接。
“回首来时路,两年半的大学生活我的确收获不少——知识、成长、友情等等,但总感觉好像还缺点儿什么,总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还不够'厚重',我能够做到的还应该有很多很多。”回想起当初的艰难抉择,温家林皱了皱眉,交握的双手骨节微微泛白。
“每个人都应该尽量找寻自己。”这是温家林最喜欢的名人许知远的一句经典语句,也是他决定入伍服兵役的原因之一。
“你会发现,部队军人和一般的人的气质完全不同。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格外干脆利落,训练有素。特别是在处理问题方面,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做决定从不犹豫不决,只要想明白了,认为是对的,有理由这样做,不管结果是否能如愿,他们都问心无愧。”
在父亲和朋友的鼓励下,温家林在大三上学期即将结束时,作出了一个外人看起来有些“疯狂”的决定――离开大学这座象牙塔,开始他找寻自我,找寻大学生活“厚度”的旅程。
军队
“以往下午这个时间点,我们都在操场训练。”隔着窗,温家林望了望窗外灿烂的阳光,茵茵的草坪,似在自言自语地轻声喃喃道。
两年的军旅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温家林而言,意义非凡。
2013年底,温家林退役回到母校北京语言大学。早已习惯部队严谨有序的生活作息,突然回到宽松的大学校园,温家林开始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因为环境的改变,渐渐地,很多在部队养成的习惯淡化了,但惟有挺拔的军姿一直未变。
“军姿是军人的标志,代表了一种严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军队讲求严格的纪律规范。军令如山,任何人都不能违抗。”
温家林还清楚地记得,仲夏的下午一两点,烈日如火,炙烤着他和一起执勤的战友。他们的制服早已浸满汗水,白色的盐渍在背后构成一块块斑斑图案。在执勤过程中,除了检查行人证件,战士们只能一动不动立在原地,保持着最标准的军姿,一站就是两个小时。
“当时,天儿实在太热了,和我一起执勤的战友正好面对着太阳站着。不一会儿,我眼睁睁看着他直挺挺地倒在我面前。”温家林轻声絮絮说着,目光有些游离,望向窗外灿烂的阳光,眉心紧锁,“但当时是在站岗。标准的军姿代表了军人的威严,有着威慑作用。因此不管发生什么,都必须忍着,不能随意乱动。这就是纪律。”
一句绝对服从,一个军令如山。对于像温家林这样,刚刚入伍的大学生而言,起初很难接受。
“大学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发展。而部队则强调集体的荣誉,整体的利益。”
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好比一块块满是棱角、锋芒毕露的宝石,尽情张扬个性。而当这些棱角锋利的宝石进入部队这个熔炉之中时,所有棱角都会被一点点磨去。
“刚刚踏入大学的新生总会因为各种生活琐事,和室友、同学、朋友等等发生摩擦。但在部队情况完全不同。刚入伍的新兵如同家人,彼此照顾,彼此激励着对方。”谈起军中战友,腼腆的温家林眼睛一亮,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
部队生活中,集体项目最让温家林印象深刻。每次军事比武,都是以班级或中队为单位参加,为了提高集体跑步成绩,大家会用背包绳把所有人串在一起。然而,一个班里跑步速度总会有差距。为了集体荣誉,大家除了尽自己的能力,竭力向前奔跑。在编排次序时,通常还会把体能速度相对较差的人安排在队伍中间,速度和耐力好的安排在两端。奔跑过程中,假如中间的落后了,两侧的人就会去拉着中间的人一起向前跑。
“没有人会埋怨任何人跑得慢,因为大家都知道,彼此都尽全力了。”
每当夜幕降临,结束了一整天的高强度训练,温家林和战友们常常疲惫不堪。寒冬时节,回到宿舍,看着被冻得像馒头一样的双手和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身体,铁打的汉子也有脆弱想哭的时候。但是班长的一番话却让温家林终身难忘:
“男人当兵,就是来吃苦的,就是来受罪的。我不希望自己带的兵是软绵羊,而要个个像小老虎。我知道你们痛苦,你们委屈,但我希望你们坚强,希望你们能挺住眼前的这点困难,因为这是一个男人、一个好兵必须经历的过程。勇敢和坚强是一个军人必备的素质,勇于接受挑战,勇于面对现实,甚至要勇敢地去爱和恨,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真正成长。在部队可以流眼泪,但只有一次机会——那就是在你即将离开卸下警衔的那一刻,你可以尽情地放声哭出来,没有人会笑你熊,说你软弱,但是记住:之前不管遇到什么绝不能哭!就这样,我们一点点地变坚强,不再像当初那样弱不禁风、不堪一击,不再优柔寡断、畏首畏尾,不再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因为,你不坚强,没有人替你勇敢!”
“你不坚强,没人替你坚强.”这句话像烙印刻在温家林心中,伴随着他度过两年的军旅生涯。
下一站
2013年11月24日下午4点,“送战友,踏征程,一路多保重……”偌大的学习室一遍遍回响着蒋大为的《驼铃》。当队长把温家林军装上的警衔卸下来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他两年的军旅生涯从此结束了。
“当时的我,表现出一种异常的平静,甚至是一脸木讷的表情。我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泪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当队长把卸下的警衔、领花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身体挺直,向他敬了最后一个军礼,我想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两年大学生活,两年军旅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和追求。四年的时光,有人收获知识,有人收获经历,有人收获爱情···温家林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在自己最好的年华,经历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的事,学会很多宝贵的东西。
退役返校的温家林如今跟着11级新闻系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学完自己剩下的的学业。“在军队这两年不仅仅在生活方式、体能上改变了我很多。在艰苦的训练中,我学会了坚持和奋斗。每每自己扛不住高强度训练,快要放弃时,我的脑海中总会闪现'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这样的声音。我常常告诉自己,军队这么苦我都扛下来了,还有什么会比这个苦呢?”
“对于未来我想了很久,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年轻就该不惧失败.所以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拼搏一次,去追求更大的目标——到自己心仪的大学继续深造。”
四月的北京,杨絮漫天飞舞,繁花开满枝头。温家林背上背包,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抹憨厚内敛的笑容,步履矫健地走向前方,渐渐融入绚烂的春光之中。
芳菲人间四月天。春之伊始,无论下一站在何方,又有何所畏惧呢?
温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