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北语教师在海外】英缘

发布日期:2020-12-14  作者:段智鹏 英国谢菲尔德孔子学院 点击量:


如果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主题颜色,那么代表喜庆祥瑞的“中国红”同样适配英国的格调。初到英国,生活的色彩在地中海气候的晕染下雨水连绵,素雅单调。唯有那抹跳脱的红色活跃在街角巷尾——邂逅过的每一个邮筒每一处电话亭、每一辆公交车……这些氤氲着英伦气质的物件,提醒着我两年的赴任英汉教生活将就此徐徐展开。

——题记

                                                                                  

旅教英国的想法早在15年我赴韩国泰成中高等学校孔子课堂任志愿者时就已种下。那个时候,我在自己的电脑里新建了一个名为“英缘”的文件夹,又怎会想到自己果真会以此契机于三年之后坐上飞往英国的航班。

“大风车”埋下中文种子

刚到谢菲尔德的头两周,努力适应陌生环境的同时,新的教学挑战就已扑面而来。我首次接触到了针对儿童的中文教学课堂——中文俱乐部。

由于长期从事成人中文教学的原因,刚接手课程时我产生了短暂的教法“休克”——计划内中文教学目标难以完成,传统课堂管理经验无法直接使用,课堂场面失控……加之,授课对象低龄化,学习目的兴趣化,教室形态非传统化……一系列问题让我始料未及。

因在职业选择方面,我曾经考虑过从事少儿节目主持人,并受到过相关训练。故而,在第一堂课后,我就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师身份的转化,将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带入到中文俱乐部中,并意外收获了一批忠实的“小粉丝”。

在我结束这所小学的授课任期将要离开的时候,我被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们团团围住。他们高举手里的本子、书籍甚至自己的胳膊、校服,纷纷找我要起了签名。我也许永远都想不到,作为中文教师的自己,有一天也能因此过把当明星的瘾。孩子们的肯定以及他们的不舍与留恋,让我觉得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无比值得。

“学问”不辩不明

与当地教学点课堂截然不同的便是谢菲尔德大学夜课。参与夜课学习的学生多为在谢菲尔德大学任教的教授和讲师,他们对于中文的学习完全源于兴趣,且因其均为成年人,学习主动性较强。因此,我的教学风格必须要完全颠覆并与之适配。

面对这样一群对学问有着孜孜以求精神的学生,课程的难点在于要事无巨细地回答和讲透一些原本不需要在初级中文课堂上给予关注的知识点。比如,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晰分辨“几岁”和“多少岁”,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简化教学语言,将其区别形成文字讲义,并提前发给学生。

为了能尽量满足这些“学究”的学习需求,我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努力夯实他们的基础。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独立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开展良性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会引起我的学术性思考,并为日后的研究积累了大量有待探讨的课题。

“疫”口同声,以“爱”共赢

2020年对于中国和全世界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随着疫情在英国的蔓延,我们这些一线中文教师也在积极拓展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作为中英文化使者的一员,我在2月底便以“口罩”的跨文化现象作为切入点,在当地一所小学的孔子课堂上组织进行了“DIY口罩卡片”制作活动。这堂应运而生的中文课在消除当地学生对口罩文化误解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防范与保健意识。

我不仅结合中国在本次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疫情防控的基本方法,还带领他们制作口罩卡,为世界人民加油。孩子们纷纷通过卡片表达了他们对疫情的关注及对世界人民的殷切祝福。一位女孩这样写道:“我爱全人类,我不爱病毒。”

直播新感觉,云端汉英角

这场新冠疫情,使谢大孔院的文化活动也受到了波及。作为孔院汉英角文化交流项目的负责人,在汉英角转向云端后,我逐步将直播引入到了活动设计当中。

“中英美食吃播会”便应运而生。活动成员需要预先准备好自己直播的食物,在视频时,一边进餐,一边对美食进行鉴赏和介绍。通过依次发言和Q&A环节,成员之间不仅了解了对方的饮食文化,还对食物专题下的词汇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学习。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在活动中在线烹调并吃播了自己制作的中式田园咖喱海鲜盖浇饭。我不仅为成员们介绍了这道美食的制作过程,还对煮、炖、炒等与烹调相关的词汇用法进行了讲解。此外,我还展示了中、日、韩筷子的区别,及为何中国的筷子一端设计为圆柱体,另一端设计为长方体。通过前期的问题铺垫,后期的揭秘答疑,中国文化中天圆地方的传统概念得到了传达。中国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在吃播中润物细无声。整个直播交流过程,妙趣横生,轻松愉快。

疫情为中文教学及文化活动开展造成困难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探索空间。无论是语言教学,亦或是文化活动,我们都可以在兼顾传统性的同时,合理利用技术革新而紧跟时代潮流,使其焕发新生。

时间看得见

英国两载,时间煮雨,绵绵如逝。在这样的岁月中,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时区,不倍速,亦不慢放地步入了自己的30岁人生。我曾惶恐于30这个数字——它代表了未来的遥不可期和过去的已成定局。

而以“英缘”为题来命名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意义斐然。从我过往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没时间了”,到现在从英国人嘴边学会的这句 “It takes time”。30岁的收官,我用两年赴英公派的教学与工作经历,从新的文化观感审核过往,启程前途。不论师者,亦或学者,语言教学教会了未来的我们——时间看得见。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