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 经学的前世今生――王焱谈经学与现代社会之一

    经学的前世今生――王焱谈经学与现代社会之一 采 访: 叶渔(《21世纪经济报道》) 受访者: 王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在李零教授《丧家狗》出版研讨会上,王老师发言很简短,后来你说要写一篇...

    2007-10-15
  • 儒学遭遇的第三个挑战: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在中国大陆引发了激烈争论的“于丹现象”已尘埃落定。“学术明星”不一定短命,但作为一种消费现象,将《论语》解读成《心灵鸡汤》的文化-商业行为,在一次性消费的垃圾场中只能让位于新的热闹。     或许,...

    2007-10-12
  • 牟宗三的风骨(二)

    三事实上,单说牟宗三平易与单说牟宗三孤傲都有所偏颇。他自己曾说:“普通都说我傲慢,实则这是不恰当的。我在谦虚或傲慢方面,实在是没有什么意识的。”[3](p3)牟宗三有意识的是其“真人”的人格“型范”。所以,上...

    2007-10-11
  • 牟宗三的风骨(一)

    内容摘要: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水准”的哲学家。他在苦苦地追求“哲学地建立中国哲学”的学思历程中,也表现出鲜明的人格特征。与很多哲学家相同的是,牟宗三对于做学问和做人都有明确的意识。...

    2007-10-10
  • 柴进——落魄贵族的挣扎

    水浒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模式。其中最容易激发读者共鸣的,是在官府和豪强的挤压、迫害之下,非如此不足以安身的模式,即所谓“逼上梁山”,代表人物是林冲,与之相近的则有“小旋风”柴进。柴进因...

    2007-10-09
  • 五马分史 吾马分史

    假如把当今流行的“说历史”的方法总结一下,基本就是两种:一种以阎崇年为代表,选择某一片断着力勾勒,用马把历史肢解;一种以易中天为代表,注重自己对历史的理解,用自己的马把历史肢解。这两种方法的流行,都依...

    2007-10-08
  • 冯骥才:地毯式抢救中国文化

    6月8日,冯骥才丁亥公益画展观摩展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42件作品皆为冯骥才两年来绘画创作精品。目前,画展已移师南京,并以义卖形式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筹集资金。 冯骥才素有“民间文化遗产...

    2007-09-30
  • 诗与思的搏斗:一个诗人的诗学(二)

    二 毛翰的中锋诗立场,我想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论者对由老诗人石天河等主编的《中国当代诗坛中锋——十家诗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收入的毛翰的15首诗歌进行重点评论时[22],有点遗憾地多少漏去了对...

    2007-09-29
  • 诗与思的搏斗:一个诗人的诗学(一)

    做毛翰论,也许不能不从上个世纪末的那场著名的“诗教”论战说起。 我们当然清楚,时至今日,中国的事情仍跟当年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改变中国的一张书桌都意味着流血,更遑论打破已有的惯例,突破权势的包围?也...

    2007-09-28
  • 《论语》的去政治化:于丹《‘论语’心得》简评(二)

    于丹提出的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建议似乎与孔子的观点不一致。比如,她讲了一个故事,隐含的寓意是我们应该帮助离我们最近的人,我们应该毫不耽搁马上就做。(17)但是这更接近基督教圣经的思想,撒玛利亚人帮助素不相...

    200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