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我校常敬宇、李世之、董原、李艾四位离退休教师与本科学生代表进行座谈,畅谈海外教学的心得与感悟,分享经验与收获。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展明锋、教师工作部副部长赵璞等参加座谈。会议由离退工作处处长罗立祥主持。

座谈会的召开旨在交流分享我校老一辈海外教师的感人故事,弘扬海外教师的崇高师德,传承发扬北语精神。在温馨活跃的气氛中,离退休教师踊跃发言,分别介绍了自己海外教学经历,与师生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精彩故事。
常敬宇老师讲述了在越南和巴基斯坦的教学经历。当时,“巴基斯坦汉语之母”米斯巴还是常老师的助手,帮助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困难。常老师的第一批学生目前大多已经成为了军官、校长、汉语教授等,为中巴人民友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语言工作者常常站在外交的第一站,是‘外交前锋’,他们通过语言文化的交流,为经贸、人文交流打开了一条通道。”李世之老师回忆了他在巴基斯坦的教学经历,并感叹于中巴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在艰苦的环境中,对外汉语教师以及当地居民互相帮助,感人事迹数不胜数。
董原老师强调,语言和文化同样重要,离开了文化,语言就没有了载体,因此海外教学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要。他表示,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还要培养多方面能力。
“通过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许多学生有了‘中国情结’,毕业之后仍然选择了跟汉语相关的工作,为中古友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的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李艾老师将“汉语的种子”播撒到了古巴,汉语也从一个“遥远、陌生”的语言变成哈瓦那大学里学习人数最多的专业。她还谈起了曾在古巴给学生买肉包饺子、分发月饼、品中国茶的经历。
展明锋部长表示,对外汉语教师在海外教学可以说是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的纽带,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架起了中外人民友谊的桥梁。为挖掘北语优秀对外汉语教师的感人事迹,宣传部将策划排演话剧,借助话剧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讲好对外汉语教学故事,发扬传播北语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

建校以来,北语以及北语派出的一大批海外汉语教师,为汉语国际教育这一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精神,他们始终心系祖国、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坚定前行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