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道路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十四讲在逸夫报告厅开讲。现任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兼亚洲研究理事会主席赵全胜教授为北语200余名师生做了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亚太国际关系”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国际问题兴趣协会协办。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文阁院长主持本次讲座,国际关系学院王晓文老师等参加了活动,

讲座伊始,赵教授提出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的矛盾摩擦,现实主义认为每个国家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自由主义则认为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使各国紧密相连,虽然没有统一的绝对权威,但国际组织在其中会发挥重要作用,两者之间的摩擦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同时各国为了各自生存,国家间会存在安全困境,出现军备竞赛和局部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组织的发展,限制了某些大国想要征服其他国家的行为。二战后,国际组织和全球化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发挥了重大作用。美国目前面临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以由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挑战,如亚投行、上合组织等。

赵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光有富人俱乐部是不够的,还要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各组织之间的交流也很关键。美国之所以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不仅仅依靠实力也依靠国际组织,如国际银行,IMF,北约,美日、美韩以及其与菲律宾、泰国等国家的关系。

赵教授给中国的定位是拥有国际性眼光的区域性的实力的大国。中国应该也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如亚投行、一带一路、东盟10+3等。结合中日韩关系及,赵教授还谈及了日本首相安倍近期访华、中日之间如何化解矛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日韩“再出发”等话题。

赵教授还与现场师生互动交流,围绕中日韩关系,中俄关系,世界格局,彭斯的演讲等问题做出详细的回答。他强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需要全球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大国之间要达成一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