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理解中国:2018年欧盟官员来华研修项目”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开班仪式。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汉学研究工作处处长周卉、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外国语学部主任、国际合作交流处长张宝钧、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事业部副主任邱萍、主任助理田鑫、项目官员鲁宇征、刘茜等出席开班活动。

“理解中国: 2018年欧盟官员来华研修项目”是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驻欧盟使团和欧盟委员会教文总司共同举办的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重要项目之一,为欧盟高级别官员更加直接、深入地了解中国,并在多方面与中方促成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该项目自2014年至今,已连续五年由北京语言大学承办,并获得欧盟与国家汉办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此次研修项目由来自欧盟13个成员国、欧盟委员会20个总司及其1个下属机构、1个独立机构的29名官员组成。
对话交流增进互解,高校合作前景广阔
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事业部副主任邱萍首先致辞,介绍到场嘉宾并致以诚挚欢迎。随后,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外国语学部主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宝钧致辞,对远道而来的贵客表示欢迎,并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向孔子学院总部表达谢意。他指出,近年来中欧交往愈加密切,中国和欧盟各国已在各方面实现了颇有成效的交流。目前有约三十万中国学生在欧盟各国学习,四万多名欧洲学生在华留学,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成为中欧交流的使者。北京语言大学提供的欧洲语言教育有五种之多,而在中国高校范围内,所有欧洲语言都有专业授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沟通中欧各行各业的语言人才。中欧的合作不仅体现在贸易、经济,更体现在文化和教育,期待在将来的合作中实现更多成就。他也不忘借此机会,向欧洲客人介绍了北京语言大学。作为专注于汉语国际教育的高校,目前有约八百名欧洲学生在北语学习,北语的欧洲学生校友中也不乏优秀的外交官、汉学家等,其中很多人依然活跃在相关领域,为中欧的政治文化交流做着巨大的贡献。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和欧盟作为国际上的两大主要力量,其合作必然对世界产生重要意义。

欧盟官员团团长Francois Genisson致辞,他首先表达了对于此次来访的组织者的感谢,作为被选出参行的一员,他表达了自己的荣幸和对未来活动的期待。此次行程将是一次发现北京、了解中国文化的绝好机会。此次的代表团是由欧盟委员会精心选出,以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加强各方面联系并贯彻人文维度的中欧交流。 中欧关系体现在各方面各领域的全面协作,从可持续发展,到能源问题,从农业到安全。在各项多边、双边合作中,中欧在反恐、教育交流、旅游等方面,均实现了空前的合作规模。在对话的基础上,中欧鼎力合作,成效显著。这一切都让此次的来访官员对即将到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欧盟官员代表Andra Koke在发言中表达了类似观点,并指出对于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日常的工作即与中国相关。除了对此次行程的期待,她也表示他们的行团将向欧盟三万名官员分享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增进欧洲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欧盟官员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参团人员就职于欧盟委员会的各方各面,从文化外交到科学技术,从环境发展到国际事务,工作区域从紧邻欧洲的北非西亚,到中、美等大国。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团队中的两名官员用中文自我介绍,字正腔圆地问好和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兴趣。
最后,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汉学研究工作处处长周卉女士发言并感谢北京语言大学为此次活动的付出。周卉女士指出,孔子学院总部在欧盟国家有105个孔子学院分支,130个孔子教室,致力于将中国的语言文化传播到欧洲的土地上。五年前,当第一届欧盟官员来华研修项目落幕之际,各位来访嘉宾均表示了对那一次难忘经历的珍视。此后的每一年,中方都举办这样的研修项目,已有将近200名欧盟官员通过此项目来访中国。与往年集中在北京的活动不同,今年的项目还加入了对西安的研习访问,希望通过感受中国西部城市的发展,能让来访官员对中国整体的发展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中欧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双边关系,而诸如此类的研修项目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相互了解。周卉女士最后再次表达对来访官员的欢迎和美好祝愿。

瞩目教育合作 理解中国国情
在此后的提问环节,各位来宾对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多次问及欧盟与非欧盟学生在北京的学习情况。对此,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先生给予了详细地回答。作为专注于汉语国际教育的高校,北京语言大学目前有半数学生为国际学生,分别参加学校内短期及长期课程,通过高强度的专业学习,强化汉语能力。北语建校初期的第一批欧洲留学生以捷克斯洛伐克学生为代表,在九十年代,欧洲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其学业安排以短期为主,并有为期一年的预科教育,学生可在此后进入大学课堂,甚至与中国学生一同学习。除欧洲学生外,北语留学生以亚洲学生为主导,其中韩国留学生在人数上占优势,另外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其次为美国及意大利留学生。不仅北语致力于汉语国际教育,孔子学院也在世界各国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专业的教育与帮助。

有欧盟官员问及国际学生交流的情况,张宝钧先生答道对于中国留学生和国际来华学生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的缺乏。中方有孔子学院、中国政府及地方提供的奖学金来帮助来华学生完成学业,欧洲也有Erasmus plus项目,将对教育的资金援助延伸到欧洲疆域之外,帮助其他国家的学生完成交流期间的学业。欧方代表补充道,Erasmus项目组计划增加资金投入,以帮助更多学生完成在欧学习的梦想。就政策方面,中方并不存在任何难度,学业交流的自由完全掌握在各大学手里,将积极帮助学生实现留学交换。
最后,来访官员问及行程组织者对此次研修的期待,以及如何实现效果最大化。张宝钧先生表示,此次行程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真实的中国,相信各位到访官员在两周的访问后,可以更加理解中方立场,助理未来中欧双方的深入务实合作。

IMG_0053
2018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五周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助力下,中欧关系将迈上新的台阶。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欧盟官员将先后在北京、西安两座城市开展一系列的研修活动,参与多场高端访问、学术对话、专项调研等项目,对相关国家部委、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访问。同时,多项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将加深来访官员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了解。项目力求从高层次、多领域为欧盟官员提供理解中国的渠道,积极搭建中欧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文交流合作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