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综合楼909会议室就2019年全国“两会”精神进行集中学习,各位中心组成员在前期自学的基础上,围绕主题进行发言,畅谈学习心得体会。校党委书记倪海东主持学习会,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列席会议。
倪海东书记说,前期学习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回顾了我国2018年取得的发展成绩,对2019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报告立意高远,特别是关于教育的论述,内涵丰富,对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进行了部署,针对性强,有问题意识,意义重大。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教育既是民生问题,又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是基于中国教育现实提出来的,体现了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对规律的尊重。其中提到了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社会高度关注,学校师生也高度关注。学校今年将召开党代会,要结合这一契机,系统梳理学校发展改革的目标内涵路径,谈深谈透。报告中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我们要深刻认识这对未来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对教学模式带来的巨大冲击和革命性变革,要抢占先机,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用“培根铸魂”四个字阐明了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职责使命,这对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马贵生副书记说,看了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清醒的意识到2018年是不平凡、不容易的一年,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也体现了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报告中对于2019年的工作,措施有力,应对充分,强调攻坚克难抓落实。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加强党的领导,凝聚人心,团结奋进。我们学校也面临着许多发展问题,2019年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要利用召开党代会的契机,凝聚思想共识,不断开拓进取。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我们学校的教育培训实力较强,可利用这一机遇推动职业培训的学历教育。同时,这次“两会”利用新媒体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宣传,对于学校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张旺喜副校长说,自己通过多种媒体如手机、电视关注全国“两会”动态,特别是通过电视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感触很多。这次“两会”是在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比较严峻的状况下召开的,中美贸易战还没有结束,国家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因此这次“两会”是明确方向、鼓足干劲的大会。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特别是依然保持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干劲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同时把学校的各项事业推向新的台阶。
张宝钧副校长说,过去的一年,中央总的方针是稳步前进,国家发展取得优异成绩,改革开放40年,国家在民生保障、环境保护、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每个人都有深切体会。但也要看到,国家在某些领域的综合实力和防控风险的能力还不强。报告中指出,2019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已经做的非常好,今后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在一些核心领域突破科技瓶颈。当前学校正处在发展的节骨眼上,要在学科、人才、国际化等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要高度关注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外语培训和网络教育,特别是为全世界学习汉语提供优质资源,为国家发展和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黄益方副校长说,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务实,直面问题挑战,积极回应群众和企业呼声,运用大量数据说明问题,比如养老金、大病报销等,很接地气。报告面对未来发展部署了很多重大举措,有很多实招、硬招,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报告强调,做好2019年政府工作,要注重把握好三对关系,即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报告中强调了就业和职业教育,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员,这反过来给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对就业导向要辩证看待、不能简单否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好就业工作,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举措。
会议还就加强全校师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提出了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