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阅读季”书香溢满校园——作家解玺璋做客北语

发布时间:2019-05-09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在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主办,北京北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北京大学生读书节”进校园系列活动北京语言大学专场于5月8日在教五楼110成功开讲。知名文艺批评家、作家解玺璋作为本次活动的受邀嘉宾,为北语师生带来一场题为“70周年来通俗文学的变化潮流及发展方向”阅读讲座。我校图书馆副馆长邓亚文担任此次讲座的主持人,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李玲进行总结点评。

讲座中,解玺璋老师带领我们回顾了70年来通俗文学的历史遭际和起落沉浮,讲座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通俗小说兴起的两个阶段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一阶段是以茅盾为代表,论及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利用旧形式实现“通俗化”的问题;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地上肃杀,地下萌发时期的通俗文学代表作品。接着解老师又为大家讲述了通俗文学复兴时期的作家和作品。他介绍,通俗文学在1978年以后被文学史家认为进入了“复兴”时期其标志之一是金庸(包括梁羽生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其二是民国通俗小说成了出版商的“摇钱树”,这些都为通俗小说的地位奠定了一定基础。第三部分,解老师谈及了自2000年以来,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络文学成为文学的主流,这不仅改变了文学存在的面貌,也改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最后,解老师对通俗文学的前景和未来做了总结。他认为,通俗文学未来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只有找到与大众沟通的共鸣才会有未来,有发展。解老师以独特的见解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

李玲教授做总结发言。她说解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为我们讲述了另一个有着丰富面相的文学史。同时指出,在阅读的同时我们要对文学的接受度和大众的趣味性予以关注和重视希望日后有更多的同学去做通俗文学方面的研究。

讲座的尾声,解老师就相关具体问题与到场听众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和讨论,整场讲座在活跃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由我校图书馆主办,是我校第七届阅读季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引发浓厚读书热潮,打造书香北语。

 

解玺璋,1953年出生于北京市,籍贯山东省肥城市。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0年参加工作,曾任《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副刊、专刊编辑、主编,同心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高级编辑职称。北京作协第三、四、五、六届理事会理事,理论和批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评论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业余从事文艺批评,涉猎电影、电视剧、戏剧、文学、图书多个领域,著有《喧嚣与寂寞》《说影》《五味书》《一个人的阅读史》等。近年热衷于人物传记写作,尤于近现代人物多有心得,已出《梁启超传》《张恨水传》等。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