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北京语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在逸夫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校长刘利、副校长张旺喜出席会议,各教学单位、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王瑞烽主持。
刘利校长对各教学单位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工作予以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设课思政,各专业应至少设置一门与思政融合的通识课程;因课思政,专业课应挖掘思政元素,教师应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课辅思政,专业课程之外,应有一定的实践环节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效果;身教思政,老师的人格魅力、学识以及言传身教,对思政工作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刘校长强调,各单位要充分动员、细化方案、严格落实。
张旺喜副校长强调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思政的概念以及边界,并提出学校下一步应当从融媒体方式、经验交流会、课程教改、教学比赛、第二课堂等五个方面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针对工科课程难以与思政结合的问题,张校长建议可以从科学精神以及中国科技的发展和民族崛起方面着力。
各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就本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了汇报。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云国强分享了以融媒体为载体的新型思政教育模式,让思政教育渗透进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陈霞提出“艺术加红色”,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教育工作中。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罗智勇介绍了微电影大赛中如何运用技术呈现中华优秀文化元素的案例,并提出技术自信的思考。汉语学院副院长刘丽萍介绍了本院制定了“请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并积极编纂了《汉语新闻阅读》等融入思政教育的教材,贯彻落实了“三进”工作中“进教材”的工作要求。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副主任郭晓麟介绍了汉语速成学院通过举办中华文化体验课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课程,让更多的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国情。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副主任牟世荣介绍了汉语进修学院如何通过第二课堂开展“三进”工作的实践,如组织了征文大赛、书法大赛等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发展。外国语学部副主任穆杨介绍将思政教育融入跨文化交际等内容的课程中,引导学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构想的背景下树立文化自信、凝聚家国情怀。商学院副院长祁大伟介绍了本院依据商科案例教学特点,将案例教学与思政工作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另外,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秋实老师介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情况,并分享了各教学单位共建课程思政的经验智慧。
会上,王瑞烽副处长带领大家回顾了学校的“三进”工作实施方案。并指出,现在正处于实施过程中的立项阶段,各教学单位要将实施方案的工作时间节点以及工作内容牢记于心,确保“三进”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