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语学部副书记梁清参加“辅导员工作室”答辩会
日前,第二批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名单公布,北语“世说心语”跨文化适应工作室成功入选。
11月中旬,根据北京市委教工委第二批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申报的要求,结合外国语学部学生人才培养和出国交流学生较多的特点,由学部副书记梁清牵头、9名来自外国语学部、学生处的辅导员和老师组成团队,共同申报了题为“世说心语”跨文化适应工作室。经过北京市教工委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初审和现场答辩展示环节,最终从32所高校申报的32个辅导员工作室中脱颖而出,入选12所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之一,每年将得到北京市教工委5万元的资助经费,连续资助三年。
此次组织“辅导员工作室”的申报,是我校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一所国际交流人数较多的中外学生融合的国际型大学,研究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继中外学生融合特色活动之后又一极具北语特色的学工创新举措。通过研究,旨在探索一套包括中国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动态了解、学习适应、文化适应、心理调适修复以及管理规定等在内的教育管理举措、规范、制度和活动案例,对于所有高校的出国学生教育管理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市委教工委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是从2016年开始的,旨在紧密结合首都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围绕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批专家型辅导员骨干,有力推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品牌化。“辅导员工作室”首批建设10个,第二批建设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