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立志报国,担当使命——刘利校长在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9-09-12  新闻来源: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欣喜地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1148名优秀学子。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向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语言大学的新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也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家长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办学历史,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学。1962年,年轻的共和国外交局面还亟待拓展。面对来华留学生人数大的状况,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整合相关力量,组建了一所“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所当年的外国留学生预备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学科国际型大学,是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摇篮,特别是在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研究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北语建校以来,在党和国家关怀支持下,学校迅速凝聚了一批优秀的语言学专家和汉语教师, 组建了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机构,在向世界传播汉语和中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先导和主力军作用。北语老一辈的教育工作者为我国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创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北语立足对外汉语教学核心基地建设,完善了从短期教育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齐备的教育层次,形成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教育、教材研发、语言测试等为一体的汉语国际教育体系,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上创造了许多个国内第一。新世纪以来,北语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整体外交需要,在强化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面向对中国学生的专业教育,增加了一系列新的学科专业,全面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教学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扩大。在此基础上,学校明确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通过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彰显了学校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领军地位和在语言文化教育方面的优势特色。在将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一代代北语人接续奋斗,开山辟路,一往无前,他们为此付出了才华、青春乃至生命,也由此铸就了厚重深远的北语精神,这就是“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

顾学校的历史,可以说,北语是共和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蓬勃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有力推动者,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积极参与者和身体力行者。今天的北语,一草一木都记忆了一代代北语人投身祖国语言文化教育事业的动人故事。今天恰逢第35个教师节,是礼敬老师的日子。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北语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校教职员工送上诚挚的节日问候和祝福!

同学们,当你们走进大学校门,用好奇的眼光打量校园里的一切时,心里一定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期待,思考如何度过一段精彩的大学生活,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此时此刻,作为老师我想叮嘱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涯中,要把“立志、立行、立德”作为必修课,而三者之中,“立志”是前提。宋代朱熹说过:“为学须先立志。立志不定,终不济事。”为此,想从“立志”方面向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立志报国,把国家富强作为奋斗进取的宏远目标。高考前,同学们一定是把升入理想的大学作为奋斗目标,进入大学后,你们需要思考的则应该是更大的生命方向与更高的价值追求。因为高远的理想和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与风帆,能够给人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引领人生的方向,使个人的奋斗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勉励青年学生:“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大家都知道,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教授30岁时就立志要用农业科技让人类摆脱饥饿的威胁,屠呦呦教授在青年时代就立志献身医学,投身拯救生命的事业。正是无数这样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奋斗,才使我们的国家站到了充满希望和自信的中国道路上。现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逆流出现,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又一次面临着重大挑战。回望历史,鉴镜今日,大家更应该懂得,每一个个体的命运都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今天同学们成为了北语的一员,你们首先要学习和继承北语人“爱国担当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志向投射到国家民族的价值追求中,方能成就小我,实现大我。

第二,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学,把真才实学作为践行志向的坚实支撑。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同学们要想成为可堪大用的人才,还需要有笃实的学问和过硬的本领作为支撑。大家成长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国家之间在科技、文化、经济、人才等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你们只有倍加努力地学习知识,历练本领,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住脚跟。与高中相比,大学学习最关键的是要转变学习方式,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大家要从习惯于接受老师讲授的、前人总结的知识,转变为学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启迪自己的智慧。学什么、怎么学,都需要自己深度参与,用心抉择。目前,学校正在大力推进专业建设,积极建设智慧教室、翻转课堂、网上慕课等多种学习渠道和学习资源,同学们要利用好这些渠道和资源,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潜勤奋刻苦,日积月累,打牢知识基础

作为本科生,大家还要养成把事情真正弄懂,把问题真正吃透的精神,努力培养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和实干创新的开拓精神。今天,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考、更加需要实干、更加需要创新的时代。大家都知道华为,美国政府在2001年启动冥王星探索项目时共花费了7亿美元,而华为在创新研发上一年的投入就可以用于探索冥王星10次还多。华为之所以能够在遭到诸多不公正待遇的情况下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正是长期的独立思考、潜心实干和自主创新。同学们虽然还是本科生,但创新离你们并不遥远,创新性学习从来都是大学学习的应有之义。大家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关注跨学科的交叉地带,在交叉融合领域吸纳新知识,思考新问题,寻求新发现。

第三,希望同学们立志成才,把全面发展作为完善自我的价值标准一个人的成才,除了要有远大的抱负和过硬的本领外,还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审美等多方面的品质。北语的校训是“德行言语,敦睦天下”,其中就把“德”字放在了首位。蔡元培先生也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北语近60年的办学实践,始终贯穿着育才报国的理念,闪耀着“诚朴厚德”的大学光辉。同学们要想成为校训要求的北语人,就应当自觉修身律己,崇德重道,在每日三省中提升道德品行。除此之外,同学们从相对单纯的中学走进多彩的大学,将会接触更为丰富的世界,面对更为复杂的人际往来。因此要培养诚信的观念,学会明辨是非,坚守底线;要培养正直的操守,学会秉持原则,处事公道;要培养包容的胸怀,学会换位思考,善待他人。总之,要积极投身书本和课堂之外的天地,勇敢地在实践中历练自己,努力成为人格健全、情操高尚、真诚敦厚的北语人。

同学们,成才之路不是平坦的,实现高远的志向更不是唾手可得,而奋斗是永不过时的力量源泉。正如芭蕾舞赏心悦目的背后是伤痕累累的双足,任何辉煌成功的后面都有艰辛的历程。同学们从中学进入大学,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时间与独立空间,但绝不能把大学当成“舒适区”。在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则安逸必不长久。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奋斗不只是口号,它要落实到每一天的学习中,落实到每一次的坚守中。要从踏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克服每一个困难开始,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

同学们,你们是在举国上下欢庆共和国70周年华诞的美好时刻开启大学生活的,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珍惜青春年华,放眼世界和未来,立报国之志,为经世之学,成致用之才,不辜负国家、社会和亲人的期望!

祝愿同学们能够拥有充实而美好的大学时光!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