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正值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来临之际,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国专家客临北语茶学堂,品茶,赏花,听琴,食饼,提前度过了一个雅致的茶意中秋。
徐雨隽老师特意为此次活动精心准备了两类代表性花艺作品,点缀于茶室之内:鸡冠花生长于秋天,花团锦簇,似火绽放,寓意事业步步高升。紫色的乒乓球菊,象征圆满吉祥,摆放在中秋之际最为合适不过。徐老师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出中秋时节“花好月圆”的艺术意境。
客至茶烟起。中秋之际,四时交替,是最适宜品茶的季节。茶文化体验课由蔡楠老师主讲、周静婷老师主泡、刘潇老师配合。蔡楠老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各位专家讲解了中国茶的历史渊源,并以龙井、白毫银针、大红袍、滇红、熟普洱作为代表名茶,详细讲解其特点及冲泡方法。周静婷与刘潇二位茶艺师身着茶服,边示范教授边与专家们一同体验冲泡、品饮过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专家们都跃跃欲试,亲自动手尝试了白毫银针、滇红与熟普洱的冲泡。他们认真、专注,行茶仪轨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大家纷纷用刚刚学会的“漂亮”给同事们点赞。冲泡结束后,专家们纷纷表示“没想到泡茶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从坐姿、茶具的选择、水温的控制、出汤到最后的奉茶,无不体现着茶、水、器与人的协调与配合,一招一式无不体现着艺术的美感。
八月十五谓中秋,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为了更好地让外国专家们体验中秋的传统,茶学堂精心准备了两种月饼,以供品尝:源自南宋的手工古法雪片月饼,一品“如嚼月,中有饴与酥”,代表文人雅士的意趣与风雅;传统月饼朴实无华却松软香甜,代表民间百姓的家常味道。外国专家们品清茶,食小饼,体验古意传统。
茶室内响起古琴舒缓清丽的泛音,谭维老师为大家演奏了一曲《平沙落雁》。秋暮的宁静、秋江的平阔、秋雁的灵动尽融于琴弦与手指之间,带给在场所有人高逸、清雅的享受。茶艺体验也在此时渐入尾声。此时,茶室内花香、茶香、琴香、饼香的人生之意与室外的秋景、秋意、秋韵的自然之美和谐相融,天人合一。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外国专家们对本次茶文化体验活动表示了高度肯定,并赞扬茶学堂的精巧设计,精心准备与精致传授,同时热切表示今后应加强国际教师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体验,以茶作为重点,与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花、画等一系列文化特征结合,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精神。